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碧云天_文集 !
去湖州,是因为一个人和一样东西。
那就是赵孟頫和湖笔。
这个出游计划本来是去年十一前夕就拟定好的,但因为临时办理买房事宜,所以没能成行。今年十一女友说想出去玩。想了半天,我说那我们还是去湖州吧。
相对于围绕着上海的其他城市来说,湖州是比较偏远的,如果坐火车要绕道杭州,费时又不方便,所以我们选择了长途汽车。虬江路的长途客运站每隔一小时有一趟发往湖州的大巴,50元一个人,便捷实惠。
三个小时以后,车子到达了湖州。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几条小河穿城而过,将城区自然分割成几块。其中有一条叫苕溪,正是宋代书法家米芾著名的苕溪诗帖中所说的“苕溪”而我现在才知道它原来就在湖州。
城市并不大,街道简单干净,车流舒缓而稀疏。来这里旅游的人也不多,所以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新宁静、淡雅平和的气息。相比之下,湖州更像一位儒雅睿智的隐士,隐匿于偏僻的一角,悠然自得地饮酒赋诗、泼墨挥毫,静静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
入住湖州宾馆以后,向服务员打听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服务员很热情地介绍宾馆后面有一座飞英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循着后面的小街慢慢走过去,远远就看见一座藏拙的古塔立于园林之中。心里便暗自嘀咕,不知道门票要多少钱。走近之后,却发现门口没有任何售票点。抬头看见三三两两的游人从里面走出来,我们便壮着胆子走上前去,结果一路畅通,也没有来过问。终于明白,这是免费开放的。
在此后的游览中,我又不无意外地发现,湖州的好多园林、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这跟苏杭有很大的不同。我想这种商业意识淡薄的背后,隐藏着湖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否则,湖笔文化又如何能生生不息地传承至今?在其他地方熙熙攘攘地争夺旅游资源的时候,湖州却坦然地守着自己的这一份淡泊,安定而自足,不能不让人油然生出几分好感。
走在街上,还发现湖州的一大特色,就是几乎所有商厦店铺的招牌都是人题写的,鲜有电脑字体。顺手拎起几个题写者的名字,竟让我大吃一惊:刘海粟、沙孟海、郭沫若、赵朴初、启功、沈鹏这几个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和书法史上响当当的名字。这不禁再次引起我的极大好奇,湖州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受到众多大家的青睐?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因滨临太湖而起名为湖州,一直沿用至今。湖州自古人文荟萃,出过很多位文化名人。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是吴兴武康(今湖州德清)人,为当时文坛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禺等创四声八病之说。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唐代诗人孟郊亦是武康人,其诗游子吟传唱千年,脍炙人口。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也出生于武康,著有随笔杂记梦溪笔谈,迄今在国内外仍保持很高的评价。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可谓是湖州声名最大的一位人物,后面将着重说说他。
著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为湖州安吉人。他是我国近代具有高深造诣的全能艺术大师,对当代艺坛影响很大,在国外也享有极高的评价。
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也是湖州人。他不但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旧体诗词功力亦很深厚。书法工正书行草,尤以行书著名。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为湖州德清人,研究红楼几十年,著作等身,成就斐然。
还有一些,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除此之外,还有几位重量级的人物也与湖州有关。
那天吃过晚饭后,和女友相拥着漫步在夜色弥漫下的街市上,忽然一堵低矮的围墙吸引了我的目光。围墙上绘有古色古香的山水画和文字介绍,犹如一幅展开的巨大手卷。我怀着深深的好奇绕墙而走,竟然不经意地看见了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名字。仔细查看下面的文字,才发现原来他们都曾在湖州为官。这纯属意外收获。
王羲之曾任吴兴太守多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十一月被委以湖州刺史,大历十二年八月卸任,在湖州总计六年。巧的是,宋代文豪苏东坡也至少有四次到过湖州,第三次是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五月,他从徐州调来湖州任太守,但到任仅三个月,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
此三位皆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耀眼的星辰。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则名列“天下第三行书”三大行书作者皆与湖州有过如此密切的联系,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
上文提到的米芾也是一位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法家。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38岁的米芾应好友湖州知州林希之邀,来到湖州小住,游历苕溪,诗兴勃发,创作了著名的苕溪诗帖,至今仍是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的范帖。
写到此处,我不由得停止了手指的敲打,陷入静静的思索之中。据说书画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看来是不无道理的。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后,和女友出去逛街。来到市中心的人民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亭子,中间有五根钢柱,状如毛笔,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笔架上挂着五只毛笔,故名曰“五毫亭”如此奇特而别具意味的建筑,也只有在湖州才能见得到。
公园中央有一座石头砌成的酷似桥梁的建筑,名叫湖颖桥。侧面刻有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和吴昌硕的浮雕像,他们或立或坐,皆手执毛笔,风流俊雅。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作品就是这样从他们笔端流泻出来的。
桥下两边各有一面绿化墙,上面用花草拼成“笔墨江南。清丽湖州”八个字。这是湖州的宣传口号,城市中随处可见。我很喜欢,遂用它作了这篇随笔的标题。
一路边聊边逛,目的地是湖笔博物馆和赵孟頫艺术馆,但等到门口的时候,却被告知下班了,下午一点半才开门。看看表,才十一点半,那先去吃饭吧。女友说来一趟不容易,就要吃点有特色的,想去周生记吃。我想时间还早,于是表示同意。
我们拦了一辆脚踏三轮车返回市中心。顺便说一句,这脚踏三轮车也是湖州的一大特色,因为城市小,有些地方走街串巷几分钟就到了,用不着出租车,所以三轮车的生意倒旺了,一般一趟五块钱。在车上,车夫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湖州的小吃,并说周生记这几年不如以前了,老的师傅都退了,年青的师傅手艺又不太好,建议我们去丁莲芳吃。
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让他直接拉我们去丁莲芳。丁莲芳的特色小吃是千张包子,按北方的说法就是豆腐皮包点肉。不大的一家店,挤满了人,人人一碗。其实就是粉丝汤加两个包子,想不到竟如此火暴。我们各自叫了一碗,另外又叫了蒸饺和小笼包。味道果然不错,清香爽口,不油不腻。吃完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湿透了,挥汗如雨。
然后又拦了一辆三轮车赶往湖笔博物馆。到点的时候,管理员放我们进去。一张门票十块钱。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一楼是湖笔博物馆,二楼是赵孟頫艺术馆。此时还不见其他游人,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我和女友两人在参观。斑驳的楼板上留下我们俩轻微的脚步声。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中,一个清瘦儒雅的身影浮出我的脑海
赵孟頫无疑是湖州历史上声名最为卓著的人物。他生于公元1254年,卒于1322年,字子昂,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
他自有聪颖,过目成诵,但不幸的是,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因父荫补任真州(今属江苏镇江)司户参军。1276年临安陷落,23的赵孟頫不得不赋闲在家。在母亲丘氏的激励下,他师从当地名儒敖继攻读经史,师从钱选学画。经过十年努力,成为“吴兴八俊”之一,闻名遐迩。
赵孟頫的书法风流雅致,秀妍俊美,被认为是书法风格最接近“书圣”王羲之的一位书法家。但也有人认为他的书法媚而无骨,这种评价大多跟他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因为他作为宋朝皇室后裔,却出任了元朝的官,被认为是极大的“变节”没有骨气。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古代的儒家道德规范中,这是一个严重的品格问题,一般的臣子事二主都将遭受非议,更别说皇室后裔了。
赵孟頫因相貌俊美,才华出众而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青睐。忽必烈第一次见他时“以为是神仙中人”大加赞赏。尽管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欣赏,但他的仕途并不十分如意,在朝廷上备受蒙古官员的排挤和中伤,身心疲惫。然而他的最大痛苦还不在于此,真正折磨他的恰是他最熟悉的儒家道德规范,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使他几乎一刻不得轻松。
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深知他的内心痛苦,曾填词劝慰说:“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她认为富贵名利都不及自由更可宝贵,不及驾一叶扁舟,吟风弄月来得痛快。1319年,管道升病逝。相濡以沫的夫人离他而去,赵孟頫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又三年后,赵孟頫无疾而终,享年69岁。
尽管痛苦和压抑伴随了赵孟頫一生,但这种痛苦却恰恰是成就一位艺术家的最好条件。这也是我更为关注赵孟頫的原因。如今,我们再不应该以过去的道德规范来衡量他,应抛开那些人为的附加。他的书法是秀润之美的典型,如同王羲之书法的中和之美、颜真卿书法的气格之美一样,是无与伦比的。
回来的时候买了五支毛笔、一方砚,尽兴而归。到了湖州,其他东西可以不买,我想毛笔是不能不买的。
据说“湖笔”就是在元朝开始闻名于世的,而且和赵孟頫有关。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
赵孟頫当时对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
离开湖州的时候,心情是坦然安定的。就像拜访了一位相识已久却未曾谋面的老友,彼此心心相印,无需太多的语言。这里不用太热闹,也不需要虚假的客套和奉迎,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懂你的自然会惦记你,并来看望你。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