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福宁殿 > 241、二百四十一

241、二百四十一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福宁殿 !

    此为防盗章

    晨时醒来,茶喜给他净面, 兑花蜜水给他喝, 说道:“小郎君今日可好些?陛下早起问到了您, 染陶姐姐也来看过一回。方才郡主过来,还提起了您。您若脚上有劲,可去给陛下与郡主问个安。”

    茶喜还是好心,望他能跟陛下与郡主处好关系。小郎君再得陛下喜爱,也不能一味地享受陛下待他的好,他也应有所回报。更不能一世住在皇宫里头,待长大,总要搬出宫去的。陛下也定会为他指婚,与郡主熟稔,在宫外也好有个照应。

    她这是真心实意为赵十一做打算了。

    赵十一承了她这份情,抬头仔细看了她一眼, 记住了她的脸。

    他喝完那盅蜜水,放下茶盅,伸手指向镜子。他当然要去见他们,他得时刻盯紧安定郡王府的这对兄妹, 赵宗宁这人实在太过厉害。

    茶喜知他要梳头,便是要去给陛下问安了, 她抿嘴一笑,上前为赵十一梳头。

    赵宗宁早早地进宫来,一进内室便道:“便是哥哥昨日不令人去给我传信,我今儿也是要进宫来的。我都知道了, 哥哥要见外国使官!”

    “就你消息灵通。”赵琮笑着拍拍身边,让她过来坐。

    赵宗宁高高兴兴地坐到他身侧,邀功道:“还有呢,我出来时都吩咐好了,晚些,孟长史与程姑姑便会代我去各个驿馆给使官送些礼品。都庭驿与同文馆两处多送了些,毕竟是辽与高丽嘛。如何?我是不是很厉害?”

    “不得了,我们宝宁郡主越来越能干。”赵琮伸手揪她的脸。

    赵宗宁笑着打开他的手:“哥哥又笑我。”

    “哪里是笑你?朕是真的佩服宝宁郡主。”

    赵宗宁笑着倒在了赵琮身上,赵琮笑道:“再过两年便及笄了,还跟个孩童似的。”

    “我在哥哥面前一直是孩童不好吗?”赵宗宁噘嘴看他。

    “好好好。”赵琮伸手去理她的珠花。

    兴许是只剩兄妹二人的关系,赵琮又有未来之人的灵魂,不似本土大部分男子那般过分在意礼节,他与赵宗宁之间很亲密。

    笑闹过后,赵琮道:“其实今日叫你进来,是有事要与你商量。”

    “哥哥你说。”赵宗宁立刻坐端正,认真地看他。

    “那位萧棠,朕想见见。”

    赵宗宁露出笑意:“真是又赶巧了,这事儿我也想与哥哥说呢。我府里的林先生已与他搭上了话,这个萧棠极聪明。哥哥准备如何去见他?何时去见?”

    赵琮正要说,染陶在隔窗外轻声道:“陛下,小郎君来问安。”

    赵琮眉毛一扬:“快让他进来。”

    赵宗宁见他这副模样,有些吃味道:“哥哥又多了个弟弟不成,见到妹妹我也没见这么高兴的。”

    “又胡说,那是你侄儿,也是朕的侄儿——”说话间,赵十一已经走了进来。

    赵十一穿了身天青色直领长衫,腰间系着绣有葫芦缠绵纹的月白色腰带,佩戴的也是白玉,领口与袖口镶了道月白边,用银丝线绣有同样式的纹路。这一身别提有多清朗,尤其是在这样炎热的夏季里头。

    “哟。”赵宗宁一向是个有话便要说的人,她直接赞道:“小十一今儿穿得真是俊俏!往后长大了可不得了,多少小娘子得看花了眼。”

    赵琮也细细看了一眼,嘴角缓缓露出笑意,赞同道:“是好看。”他又问赵十一身后笑眯眯的茶喜,“这身衣服又是茶喜制的吧?”

    宫中衣服都有尚衣局来赶制,就例如赵琮,他的衣服均由尚衣局里特定的绣娘所制,那几个绣娘只为他做衣服。他的贴身宫女们,偶尔也会为他做些小玩意儿,但衣服的话,是万万不能由她们来做的。

    赵十一的话,便宽泛许多,茶喜她们有空,这些日子来给他做了许多身衣服。

    茶喜正因小郎君晕过去的事而担心被陛下怪罪,此刻见陛下还对她笑,立即脆生生应道:“是婢子做的!”

    赵宗宁喝了口茶,笑道:“朕瞧着,小十一就适合这个颜色,往后多做些。”

    茶喜应下,又道:“陛下,郡主,小郎君晨时醒来,便想往外走,他惦记着来与你们问安呢。”

    赵琮哪里不知道这是小宫女为了讨他欢心,但他还是佯装惊喜,看向赵十一:“果然如此?”

    赵十一这个自闭症小朋友,其实真的有些木讷。这些日子以来,若不是赵琮主动叫他过来,也无宫女劝他,他是从不主动来正殿的。就算是来了,他也不会行礼、问安。

    赵琮性子好,也知他不懂这些,从不怪他。

    赵十一听到茶喜说那番话,略为无奈。

    他前世里的那股心有不甘总是在作祟,他没法给前世里直接害死自己、间接害死自己的人行礼,哪怕他们这一世其实对他还不错,尤其赵琮,对他格外好。

    可现在,小宫女说得那般真挚,赵琮居然还真的带着几分期冀地看向他。

    他不想行礼。

    赵琮笑道:“行了,不逗你。没用过早膳便过来了吧?”

    不待茶喜回话,赵宗宁道:“哪里是逗他,我亲眼瞧见他给他大姐行礼的!他明明会的!”

    赵琮看了看赵宗宁,再看赵十一,心中想的是,原来赵十一也有认同的人。想必是因那赵世晴是从前在郡王府,唯一对他好的人。

    赵十一却以为赵琮是在失望,那眼神竟然又有些可怜。

    赵琮接着便想起身,带两个小的一同去用早膳,赵十一却突然作揖给他行了一礼。他倒是愣住了,自闭症儿童第一次给他行礼,他半天也没叫起。

    赵十一是知道礼节的,赵琮早该叫起了,偏偏他没叫。

    赵十一正要不满,赵宗宁笑了起来:“我就说他会的嘛!”

    赵琮这才回神,他上前伸出双手扶起赵十一,笑道:“宁宁她闹你玩呢,别听她的。不行礼没事儿。”他说罢,还摸了摸赵十一的脑袋。

    赵宗宁“哼”了声,先往外走去。

    赵琮伸手拉他,赵十一的手往后缩了缩,赵琮攥紧了,带着他往外走:“用早膳去。”

    茶喜在他们身后松了口气,这可真是太好了!

    用了早膳,赵琮还待与赵宗宁说萧棠的事,可赵十一明显就是一副不愿意走的样子。他只好将两人都带到他右侧殿内的书房,他提笔在纸上写下“赵世碂”三个字,再朝赵十一挥手:“来。”

    赵十一走去,一看,脸色虽未变,心却猛地一跳。

    赵琮的字迹竟然与前世里完全不同!前世的赵琮,字迹充斥着无力与绵软。而眼前的字迹,飘逸却又暗藏风骨与锐利,十分好看。

    他不禁抬头看赵琮,赵琮为何能写出这样的字?

    前世里,所有人都被赵琮骗了?可是赵琮终究还是死了!

    “你在这儿临字,这是你的名字。前几日你随朕去听课,朕看了你的字,还得好好练。”

    赵十一不动声色地在桌后坐下。

    “若喜欢,日后便照着这个字儿练,朕也很喜欢这字,练了许久。”

    赵十一心中又是一动?这字不是赵琮所创,竟也是他临的?

    可他是个不说话的傻子!什么都没法去问。

    “朕与你九姑母有事要说,就在隔壁。你练着吧。”赵琮说完,对他笑了笑。

    赵宗宁大笑:“九姑母!我也是姑母了!”

    “是呢,是九姑母。”赵琮绕到桌前,揪了揪赵宗宁的鼻子,带她往外走去,走至书房门口,又回头,“有事儿便出来叫我们。”

    待他们脚步声稍稍远去,赵十一才又皱眉去看桌上的字。桌上的砚台旁,除了笔架,还有一本字册,他拿在手中打开看,果然是本字帖。上面的字迹,与赵琮方才所写的一模一样。

    所以赵琮的字真的只是临摹的。

    他暗松下一口气。

    前世那么些年的蛰伏与打拼,总要积攒下许多本事。赵十一深吸一口气,再吐出来,起身后,身体轻盈地快步走到书房门口,快得如影子般,还没有一点声响。

    书房外架着屏风,还是少有、珍稀的双面绣屏风,绣有山水。他再次默不作声地走到绣着的山后,他猫下身子,恰好被那山挡住。

    外间赵宗宁的声音隐隐传来:“魏郡王叔既然帮哥哥去问孙太后的话,自然是愿意帮您的。哥哥也莫要担心,让魏郡王叔与那孙太后打对台便是。这一回哥哥要出宫,按妹妹所想,倒不必用您那个法子。

    哥哥也知,先帝还在时,也曾去过魏郡王府,他们府里景致格外好。有个‘圆融’亭,是先帝亲自赐名题字。只因那亭子建在水上,刚好对着一扇月亮门,远远从门中看过去是个圆的,走近了才知是个六角的。偏那湖也是圆形的,亭子的六角倒映在湖中,倒又连成一个圆形。

    先帝赞那亭子妙,去过好几回。妹妹回去后,会亲自去魏郡王府中,与王叔商讨此事。请他出面,邀您去他府中,这个忙,他自是愿意帮的。孙太后该如何反驳?先帝都说好的亭子,您不能去瞧吗?再者,王叔只不过想与哥哥你在先帝赐名的亭子中叙旧罢了。

    都是宗室中人,王叔还能害皇帝不成?孙太后敢这般疑王叔?再说了,哥哥是皇帝,她不过是个太后,您要出宫,还得她同意?笑话。请魏郡王叔出面,也不过是个幌子,免得咱们的计划被外人所知,顺便给她个面子。往日里让让她就算了,她还以为今年是去年哪?也得让她知道,哥哥您已经十六了,她该把东西还回来了。”

    赵宗宁说完,反被自己逗笑了。

    赵十一暗想,他就知,赵琮哪有那般聪明?

    果然是赵宗宁在为他出谋划策。让魏郡王跟孙太后两人打对台,这个渔翁得利的法子真是妙,当年他正是引得赵家那两个蠢货去争,进而抢得了皇位。

    赵宗宁前世里便杀了他,这一世还要坏了他的好事?

    这么看来,孙太后没将人哄好啊。

    魏郡王既然来了,他不介意再装一番可怜。

    染陶还欲为他束发髻戴玉冠,他道:“用木簪便是。”

    “陛下!”染陶大惊,怎能用木簪?

    “快。”赵琮催她。

    染陶只好这般做。

    魏郡王坐在厅中,独自打量福宁殿。

    这是皇帝的寝殿,从太|祖开始,他便来过多次。按理说太|祖也好,先帝也好,即便不好奢侈,但殿中该有的均有,总有些富丽堂皇彰显帝威的物什。

    如今换赵琮住了,这也太清简了!

    他这么看了一圈,一水儿的素色,看得他不时皱眉。他喝了口宫女奉上的茶汤,好在这茶还是好的。他的眉头刚松开,便听到脚步声。

    他不慌不忙地放下茶盏,起身往右侧看去。

    赵琮从隔窗后走了出来,他满面微笑,身影出现后,见到了魏郡王,脚步更是加快了许多。

    这让魏郡王十分受用。

    但他再细细一看赵琮的打扮,不待松开的眉头,皱得更紧。

    他也忽然想起,似乎赵琮登基至今,他见到赵琮穿朝服的模样,拢共都不到三次。

    赵琮身子不好,脸色微白,身子瘦削。此刻他也是一副睡梦中被叫醒的模样,眼神有些松散,身穿宽袖玄色衫袍,偏又把他的身子映衬得更为单薄。

    魏郡王再一瞧赵琮发间的木簪,不由心中便是一窒,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呀!

    他们赵氏皇帝,竟学那些不得志被贬的官员一般用木簪,是不是再过些日子,赵琮竟连道袍都要披上身了?!他越发觉得对不住太|祖,对不住先帝,更对不住一向敬重他的安定郡王。

    魏郡王原就是个爱装相的性子,此刻三分真,七分假,他又落下泪来,眼瞧着便要往下跪,口中苦道:“陛下!臣无能啊!——”

    赵琮没想到魏郡王这么爱演戏,一上来就哭,他吓得赶紧上前扶住他,并惊道:“王叔这是做什么!”

    “陛下啊!!——”

    魏郡王身高体壮,赵琮那小身板还当真扶不住,尤其他又极其想跪。福禄见状,上来帮着赵琮,扶住魏郡王。

    赵琮叹气道:“王叔,您这是头一回到朕这里来,要这般的话,往后朕可就真的不敢见您了。”

    魏郡王心中一凛,若是旁人说这话,他早就能听出其中的嘲讽与怪罪之意。但赵琮这番话,还真不好说。从前安定郡王便是个淳厚之人,没料到他的儿子比他更淳厚。他抬眼将赵琮一瞧,恰好瞧见赵琮抚额头,竟是在擦汗。

    他不免再觉苦涩,当真是个可怜孩子,身子虚成这样。

    他也不再强装,顺着福禄的手站了起来,但到底又站着规矩给赵琮行了一礼。

    赵琮弯腰伸出双手将他扶起,轻声道:“王叔莫要这般。”他还要引魏郡王与他同坐首座。

    魏郡王怎会答应?他也不再客气,在右首的高椅坐下。

    染陶拿帕子小心给赵琮擦了汗,又为他奉上一碗井水镇过的酸梅汁子。

    赵琮喝了口,歉意道:“倒叫王叔见笑了,朕这身子实在不中用。”他再饮了半碗,问道,“王叔可要用一些?”

    那玩意儿酸酸甜甜的,魏郡王岁数大了,牙口到底不太好,可不敢喝,他赶紧摆手。

    赵琮极为自然地饮尽了那碗酸梅汁子,再用帕子擦了嘴,便跟家中长辈聊天似的,极为亲和地问魏郡王:“王叔今儿是来瞧小十一的吧?”

    “……”魏郡王语塞,实不相瞒,他早把他那十一孙子忘了。

    赵琮当然知道魏郡王不是为赵十一来的,但是装蠢就要装到底嘛。他对染陶道:“去瞧瞧小郎君可还在睡?将他叫来,他的祖父亲自来见他。”

    染陶应声,正要去。

    “等等。”魏郡王赶紧叫住,并笑道,“那孩子身子也弱,让他睡便是,臣还有些事要与陛下说。”

    “也罢,染陶你去那处守着,半个时辰后带小郎君过来。”赵琮还不忘对魏郡王说,“朕强留小十一在宫中,倒叫王叔为难。”

    这话说得魏郡王不禁脸红,明明就是他们家故意把人留在宫里的。

    他再度仔细瞧了赵琮一眼,的确纯良无比,不含半分假。他也真的服了,果然谁生的便像谁,跟安定郡王一个样子!

    既这般,魏郡王也不再犹豫,待赵琮挥退了室内伺候的宫女与太监,他直接道:“陛下,您今年已十六岁,眼看着便要亲政——”

    赵琮赶紧道:“王叔您也知道,朕这身子不中用,经事也少,太后娘娘临朝听政,朕是十分放心的。”

    这话听得魏郡王想吐血,也太没出息了!

    他不由放低声音:“陛下,您是天子,哪能一直由太后听政?”

    赵琮虚心道:“王叔教训的是。”

    “臣并非教训陛下,只是这天下便是我们赵氏一族的职责,先帝传位于您,便是信您,寄希望于您。往年您还年幼,如今既已到成家立业的年纪,理应担起这份职责!”

    赵琮腰背一挺:“王叔说得极是。”

    魏郡王见他还能听得进去,也觉舒坦,再道:“如今朝中许多人都等着陛下您亲政,陛下还不知吧,五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就连辽与西夏的使官,都盼着陛下您亲政。”

    赵琮还真不知道这个,他的人还是太少了,他不由看向魏郡王。

    魏郡王暗想,好歹还是个有救的,知道这是重要的事,他道:“往常,散朝后,三日之内,各国使官均已踏上归程。这一回,他们念着秋时,陛下您的万寿节,至今还在京中住着。大朝会那日,辽与西夏的使官更是当面向太后问起此事。”

    赵琮听得心知肚明,这辽国和西夏国明显就是在等着看热闹啊!定然也没安好心,怕是也要瞧他这个小皇帝的好戏。但他面上一点不显,只是顺着魏郡王的话而面露不安:“这,这——”

    魏郡王一瞧他这担惊受怕的样子,便觉气愤,他直接道:“臣以为,陛下理当找个时候,见见他们。他们也很想见陛下您。”

    “这,这一向是由太后安排。”

    “陛下!太后只是临朝听政,您也该学着去做些事了。”

    赵琮却还面露犹豫。

    魏郡王已打定主意要劝赵琮去见使官,他还就不信了,连外国使官都要求赵琮亲政,她孙太后还有脸继续把持朝政。他虽是一个毫无实权的闲散王爷,声望多少还是有一些的,到时候叫上一些老臣联名,不信不能让赵琮亲政。

    赵琮知道魏郡王的打算,但魏郡王装傻这么多年,他不想轻易放过魏郡王。

    况且魏郡王把赵十一留在他这里,也是为了他们王府,倒可怜了赵十一这个孩子。赵十一又有何错?不就是因他人傻,且生母地位卑贱,府中不得志,便被送出来当作棋子。

    他将来若好了,有赵十一在,他们魏郡王府定然也跟着水涨船高,继续太平。

    若他一个不小心,万一丧命,赵十一废了也便废了。

    的确好计谋。

    赵琮想罢,继续作出一副淳厚,却又些微胆怯的模样,说道:“王叔,朕倒也想见见那些使官,朕记得,还是幼年时候见过他们。但朕实在不知怎么与太后开口才好,您看……”

    魏郡王了然,但他不知赵琮是想拖他下水,他以为赵琮是真胆小。

    也罢,他今日进宫,略过孙太后,直接过来见赵琮,便是明面上与孙太后撕破了脸皮,他一口应下:“臣陪陛下去这一趟!”

    “多谢王叔!”赵琮起身作揖。

    魏郡王赶紧也立起来:“陛下何必这般!”

    既要去见孙太后,自然是越快越好。

    魏郡王刚要提议快些去,赵琮叫进来一位宫女,问道:“你去瞧小郎君醒了没,让染陶带他过来。王叔在这里,总要让他见见祖父才是。”

    小宫女应声而下,赵琮回头看魏郡王,一副为他着想的模样,夸道:“小十一郎君性子格外好,都是王叔的功劳,王叔不愧是太|祖亲自教导的。”

    “……”魏郡王再度语塞。

    好在染陶很快便将赵十一带了过来。

    他一进来,魏郡王便亲热上前:“十一啊,让大爹爹好好瞧瞧你!”

    无奈魏郡王的话音刚落,赵十一便脚快地走到了赵琮身侧,冷漠地看着他。

    赵琮心里都快笑傻了,让魏郡王装!在家里怕是就未见过几次,在他这里演什么呢!但他却温声道:“十一,不得无礼,快见过你的祖父。”

    他又推了推赵十一,赵十一才勉强往前走了两三步,立到魏郡王面前。

    魏郡王到底老江湖,也不尴尬,而是上上下下故意打量了一番,感叹道:“到底宫里养人啊!我家小十一这阵子来,健壮许多。”

    赵十一依然一脸冷漠,别提这一世了,前世里,他和他这位祖父加起来都没见过几面。若不是魏郡王临死前还算做了件好事,他两世加起来,都懒得瞧一眼。赵十一是瞧不上魏郡王这种贪生怕死之人的,不知他来找赵琮做什么?

    魏郡王瞧着面前孩子死沉沉的双眼,却莫名有些毛骨悚然。

    兴许是他将这孩子留下来的动机到底不纯,他心中有鬼。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将赵十一带回去,但一想到魏郡王府的将来,他狠了狠心,到底避开赵十一的眼神。

    他转而又向赵琮行礼:“多谢陛下,看到十一这般,臣与他父亲都放心了。”

    还不打算把人带回去?

    不过赵琮也无所谓,他已经决定一直养着赵十一小朋友。真要带回去,他还舍不得呢。

    他谦让道:“哪里哪里,是王叔教导得好,朕平白得了个好孩子。他是朕的侄儿,朕定会好好待他,王叔放心便是。”

    魏郡王放一百个心!其他的他不好说,赵琮的心眼他是百分百放心的。赵琮就是人太好,才被孙太后当傻子待。

    “既然如此,咱们这便去宝慈殿吧?”

    赵琮点头:“自然。”

    赵世碂却是一怔,去见孙太后?他的便宜祖父要跟赵琮去见孙太后?这是要做什么?

    前世里,据他所知,可没有这一出。

    这一回,他却不打算继续这般,身边的下人也好,宫外的妹子也好,都在担忧着他。他若依然混沌度日,便有些说不过去。

    他早就令染陶准备好了东西,清早,福禄便带上小太监出门去各府赏东西。除了郡王府、国公府、侯府,还有许多大臣的府邸。

    这送礼也有技巧,他若真送些真金白银,怕是又要令孙太后膈应。他倒不是怕孙太后,只是时机还未到,何必徒增麻烦。

    他送的只是些吃食与端午惯用的小玩意儿,有他殿中膳房内的宫女们前日便裹好的白米粽子,还有小宫女们亲手编织的百索。她们又将紫苏、木瓜与菖蒲切成细丝,与香药一起拌了拌,装到梅红匣子中。

    匣子在院中摞了三列,霞光下甚是好看。

    赵琮亲自查看一回后,点了头,福禄才带人搬着东西离去。

    赵琮看他们离去,对染陶道:“你将我们殿中的粽子也送些去太后那处,就说朕身子不适,晚些再去瞧她。”

    染陶应下,转身也去忙。

    赵琮接着正要往侧殿去,赵十一已从连接着正殿、侧殿的游廊中走来,两人恰好碰了个对面。

    赵琮身后唯有几个小宫女与太监,赵十一身后跟着吉祥与茶喜。茶喜见到他,高兴地行礼:“陛下!小郎君醒来梳洗好,便着急往外走,这是想您哪!”

    吉祥也默不作声地行礼,唯有赵十一傻呆呆地依然站着。

    能被他留在宫里,肯定得是他喜欢的,宫女们知道这个道理,话也挑好听的说。

    不过赵琮看了赵十一一眼,倒是认为茶喜也没瞎说。

    自闭症儿童,赵世碂小朋友看到他,虽依然呆,眸子却的确亮了亮。端午是要穿新衣的,他是皇帝,每日都有新衣穿,况且也已十六岁,不在意这个。但赵世碂吃过不少苦,又才十一岁,赵琮两日前便让人赶工给他制了几身新衣裳。

    前几日,茶喜去魏郡王府收拾赵世碂的东西时,茶喜一个小宫女都差点没落下泪来。小郎君在魏郡王府过的到底是些什么日子呀!与其他几位小郎君一起挤在一个院子中,他的屋子偏又最小,走进去,竟是连她一个宫女的屋子都不如。屋内倒是有个小丫鬟,十岁还不到,又能做些什么?

    陛下交代她收拾些使惯了的物什带回宫,她找了许久,除了几身稍新的衣服外,竟是什么也没了。就那衣服,虽新,却也旧。新是因为鲜少上身,偏偏都是旧年里头的料子。

    哪家小郎君这般可怜?

    她回来,便把这些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赵琮。

    赵琮又狠狠地心疼了一番。他这辈子暂时活得很弱,也挺窝囊,碰到比他更弱的,他就特别看不下去,看到就难受。

    今日,赵十一穿了新衣,瞧起来人也康健了不少。

    最初见到时,赵十一比身子不好的他还瘦,躺在床上,可怜巴巴的模样。

    宫女们亲手给赵十一缝的衣裳,赵琮库里的好料子多得是,一匹四织绞罗也就给他做了一件衫袍穿,镶了银丝线钩的边。

    赵十一在茶喜等人的伺候下穿上新衣时,他也有些不自在。

    他上辈子就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也从未穿过红色,哪怕是他当上皇帝后。登基后,朝内外正是一片混乱时,他忙着扩充后宫,忙着管理朝政,忙着处理各项事务,生活起居格外草率。

    而这皇帝,他只当一个月便死了。

    这份不自在,在赵琮打量他时,变得更深。

    “这衣服不错,谁制的?”赵琮问。

    茶喜喜滋滋地应道:“是婢子!”

    “好!再赏茶喜!”

    “多谢陛下!陛下万福!”茶喜格外嘴甜,笑着又行了个礼。

    赵琮则笑着朝赵十一伸手:“走,随朕去用早膳。”

    赵十一看了看赵琮的手,双手依然缩在袖中。

    赵琮也未生气,只是自然地又收回手,转身先往前走去。

    赵十一这才跟上他,茶喜小声提点道:“小郎君,陛下喜爱您,您也当乖巧才是!您可不能惹了陛下生气呀!”茶喜这几日伺候他,知道他虽有些傻笨,不说话,却是听得懂人话的。

    茶喜也是好心。

    赵十一明白。

    他两世加起来,在遇到赵琮前,关心他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娘,另一个是他大姐,赵世晴。遇到赵琮后,倒是接收到了各式各样的关心。尽管全因赵琮而起,赵十一却觉得有些别扭。

    他本不是善于应对关心的人。

    就例如赵琮,不仅傻,还对他太好。他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赵琮对他过好的好。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有利益,才有往来,也才有好与坏。可他与赵琮,明明什么也没有。

    他对赵琮还不安好心,毕竟他故意惹怒家中兄弟,装醉被扔进后苑,再特意引得孙筱毓惊呼出声,以及想尽办法留在宫内,唯一目的便是等着赵琮死,好抢他的皇位。

    他跟在赵琮身后,想着这些黯淡的事情。

    哪里知道赵琮还在笑呢,笑得清朗,赵琮以为赵十一是在害羞。

    谢文睿在殿外站了片刻,随着小宫女走进正厅时,赵琮正与赵十一说话:“明日你随朕去崇政殿,太傅与几位大学士都极有意思,你听着便是——”话说到一半,赵琮回头看来。

    “参见陛下!”谢文睿立即行礼。他心中也有些忐忑,今日一来宫中,便有小黄门叫他来见陛下。那日在后苑出头,并非他本意。他回去后也与父亲仔细说了一番,父亲倒说这是他们谢家的机会。

    他暗吸一口气,低头等着赵琮的话。

    先头陛下说话的对象,他知道是谁。如今京城里都传遍了,陛下喜爱魏郡王府的小十一郎,留在宫中亲自教导。连带着,这位小十一郎的生母在王府中都再度复宠。

    魏郡王府的态度足以影响许多人家,换句话说,连向来闷不做声的魏郡王府都亲近起陛下来,他们还要干等着?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跟孙家似的,有大心思,又有孙太后坐镇。

    但他们也不是都跟魏郡王似的,即便站错了,也没人敢拿这位老郡王如何。

    他们武安侯府已是渐渐没落,谢文睿是想振兴家门的。他父亲也说,做事便是要搏一搏,他们先祖便是拼出命跟着太|祖搏了一回,才搏得这个侯爵。

    好歹,他们家与魏郡王府还连着亲,关键时刻也能救上一救。

    谢文睿在肚里想了几回要说的话,只等赵琮发问。

    赵琮望着面前颇为紧张的谢文睿,福禄早说了,这位郎君才十八岁,也就比他大了两岁而已。

    只不过人家那是真正的十八岁,此刻站在他面前有些忐忑也属正常。

    他想罢,笑道:“文睿请起。”

    谢文睿一听到这句话,心中大松一口气。他又道了声谢,直起了腰,却也不敢抬头看赵琮。

    说来可笑,赵琮登基已六年,他们其实连赵琮具体长什么模样都不知。

    毕竟赵琮鲜少露面,即便露面,他们也不能直面天颜。他虽是赵琮的侍卫,却也是今年才调来,三日轮一班。见到的次数本就不多,他又仅仅是侍卫。

    其实他十分好奇赵琮的模样,他余光只瞄见面前的榻上坐了两人,均身穿红色衣服。

    “文睿坐下说话。”

    他这般想着,赵琮却直接要他坐下。谢文睿自然是不敢,正要推辞。

    “福禄。”赵琮又叫,“你给六郎君搬张高椅来,请他坐。”

    谢文睿没想到陛下这么温和,他的额头顿时沁出了汗意。

    “陛下,臣站着便好!”

    赵琮又笑了声:“朕与你是君臣,不必如此,文睿也放宽心。”

    福禄将椅子搬到他身后,请他坐,谢文睿晕乎乎地直接坐了下来。

    “朕是很可怕吗?”赵琮突然又问。

    谢文睿一吓,立刻又站了起来。

    赵琮道:“瞧把你吓的,福禄,你扶六郎君坐下。”

    福禄上前,说道:“六郎君请坐,陛下说那番话,是嫌您都不敢看他一眼呢!”

    谢文睿听到这话,一愣,随后便下意识地抬起头来。首先,他便看到一张精致的脸庞。说句大不敬的话,比许多小娘子都生得好。谢文睿的脸一红,又要低头。

    “福禄快抬起他的脸,怎么一瞧见朕便要低头。”

    福禄笑着凑趣道:“六郎君,陛下都发话了,您瞧您?”

    谢文睿不好意思地再度抬起头来,又看了眼赵琮,这一回他没有再低头。他又瞄了眼赵琮身边的人,自然便是那位突然名满京城的小十一郎。倒也是个俊俏的长相,只是看起来的确有些呆。

    赵琮见他打量得差不多,也不再忐忑,对福禄道:“你带小郎君去侧殿休息。”

    这便是要单独与谢文睿说话。

    福禄行了一礼,上前请赵十一。赵世碂不想走,他想看看这个病秧子小皇帝要跟谢文睿说些什么。谢家算是硬气人家,前世里投靠了他,也很得他用,他很好奇。

    但福禄上前来请他,赵琮也明摆着不让他留下来,他作为一个“傻子”,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福禄走。

    他看了片刻,生起些微满意,才往正殿走去。

    赵琮走进隔窗内,坐回榻上,染陶要给他换鞋,他摆手,直接说道:“赵世碂是个很可怜的孩子,那日你也瞧见了,竟连他的亲生父亲与祖父都不认识他。朕的身子弱,夏日里头,屋子里的帘子也掩得实实的,冰也用不得。但他不同,他屋子里全是些没有经验的小太监、小宫女。今日这种状况,朕真的是再也不想瞧见了。”

    染陶心一抖,立刻跪了下来。

    陛下这话说得婉转,却是在怪她。这还是陛下头一回对她不满。但也的确如此,陛下平常忙碌,哪有时间去操心些微小事。但她身为福宁殿的女官,却也没有盯着。若她早日提醒茶喜他们,赵小郎君今日也不至于竟然中暑而晕过去。

    “陛下——”

    “朕倒没有怪罪你们,你们一向以朕的身子为先。但朕既然将他留在了福宁殿,便一定要好好待他。他也的确是朕的福星,遇见他那日,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儿,你与福禄都是亲眼所见,朕也希望福宁殿能给他带来福气。”

    “婢子知错。”

    染陶聪明,一点即透,赵琮与这样的人说话倒也舒坦。

    “与你,朕也不绕弯子。这宫中形势只会日渐险恶,朕也分不出多余心思来给他那处,日后你多照看着。”

    染陶磕了个头,应道:“婢子往后一定好好照看小郎君!请陛下放心!”

    染陶答应的事,一定能做到,赵琮倒也放心。

    他点头:“你去吧,去侧殿盯着些,好好教他们,再让福禄进来见朕。”

    “是。”染陶站起来,汗涔涔地走了出去,她到侧殿,又将茶喜等人聚在一处,教导了一番。

    依然作陪的邓御医又是好一阵感慨。

    赵琮则吩咐福禄过几日安排谢文睿来见他,又令福禄使人出宫去郡主府传信,召郡主明日进宫。

    吩咐完这些,福禄站在一边磨墨,他就着榻上的矮桌,写写画画。福禄低着头,也不敢去看他到底在写些什么。

    召见使官的日子不日便到,赵琮上一回见使官,还是幼年六岁时。

    他在纸上画下粗略的疆域图,暗自琢磨要做的事。辽和西夏,他是肯定要收回来的,况且,即便他不去收,人家也会打上门来,不如他做好准备,好掌握主动权。只是这事儿,上辈子里两宋那么多皇帝都没能做成的事,不是他说收就能收回来的。

    当务之急便是:马。

    没马,没骑兵,怎么跟游牧民族打仗?偏偏目前的大宋境内没有草原,国土虽比他上辈子的那个北宋还大一点,辽与西夏,也不如他上辈子里的两国实力,但就是没马。所有利于养马的土地,都在西夏和辽的领土内呢。

    这些年来,大宋为了跟西夏、辽换马,每岁均要花上许多银子、茶、布料等物。

    给出去那么多,也就换回来那么一点马,养的还不好。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银子,用尽量少的银子换回更多的马?这是个问题。

    赵琮将目光投向大宋中南部,他用笔在那处勾了个圈。

    盐是个好东西啊,辽与西夏都缺盐,为什么一定要用银子、茶去换,不用盐去换?一天不喝茶没关系,更何况辽人、西夏人喝茶也仅是效仿大宋,一天不吃盐,那就十分难受了。

    大宋境内,还有许多地方的盐资源未开发出来。他上辈子在一部历史剧里面挂了名,倒跟一个做历史顾问的历史教授好好聊了不少,那个历史教授是专攻北宋经济史的,给他讲了不少知识。

    他还真记得该如何把盐的产量提高。

    有了盐,便能引盐商与边境做贸易往来,西夏与辽人吃了大宋的盐,那苦涩的青白盐还能入口?用盐换马,很好的交易。既换来了马,又能发展大宋的盐业,还能给盐商、盐户们带来好处,是个很有利的循环链。

    赵琮又在盐字后画了个箭头,写上马字。有了马,便要练兵,何处练?怎么练?都是问题。况且大宋的兵制弊端极多,厢军不堪一击。孙太后听政六年来只为求稳,士兵中的问题一应不管,近几年来又无战争,与辽、西夏的状态处在一个暂时的平衡当中。

    自太|祖开朝以来,已近百年,这些制度早就应该更改。

    孙太后不敢改,他敢。

    “点根蜡烛来。”赵琮沉思许久,对福禄说道。

    “是。”福禄很快便拿来烛台,赵琮却将勾画的那张纸给烧了。

    一切,只等亲政。

    赵琮看着那张纸慢慢燃烧,暗暗想到。

    福禄依然低着头不敢说话,从延和殿回来后,陛下便有些沉默,也与往日有些不同,似是有心思。尤其小郎君又病倒了,陛下的脸色更为沉重。

    陛下写写画画时,明明极认真,偏又将那仔细写的东西给烧了。

    此刻见陛下皱眉不语,他终究开口道:“陛下,可是有烦心事?不妨给小的说一说。”

    赵琮这才回神,往外一瞄,天竟然都黑了。

    这还没亲政呢,光想事情都能想得这样入神,亲政后该怎么办?

    皇帝不好当。

    不过想了这么几个时辰,他脑中的脉络倒是又清晰了一回,他心中轻松不少,总算是又露出笑容:“朕去瞧瞧十一去,回来正好用膳。”

    福禄松了口气:“是。”

    赵十一的床边却全部都是小太监与宫女,刚被训导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想跟吉祥说句话,都说不得。

    他索性闭眼装睡,本已打算醒来,听到小宫女们轻声道“陛下来了!”,他更是将眼睛闭得紧紧的。他听到一串脚步声在靠近,也听到宫女太监们轻声行礼,却未听到赵琮叫起的声音。

    但他能感觉到,赵琮走到了他的床边。

    被下,他的手攥了起来。他其实是怕热的体质,极容易流汗,是以才这么容易便中暑。此刻手这么一攥,手心立刻满是汗。

    他刚想松开手,不防一只冰凉却又柔软的手掌抚上他的额头,他一动不敢动。

    大约几息,那只手掌才离开,他终于听到赵琮轻声说话的声音:“人不必都杵在这儿,他既已睡,留两个人在外边守着就是。吉祥呢?”

    “小的在。”

    “你陪小郎君在内室里,务必保证室内通风,其他人都出去。”

    “是。”大家一同应下。

    赵十一接着又听到一串脚步声,愈行愈远。

    一刻钟后,吉祥小声道:“郎君,人都走了。”

    赵世碂睁开眼,吉祥满面担忧:“今日可把小的给吓着了。”他见赵世碂要起身,伸手去扶他。

    赵世碂摆手,直接坐了起来。他靠在床头,问道:“知道赵琮今日跟魏郡王去延和殿做什么了吗?”

    “小的去找了当初进宫时认的兄弟,他倒是在延和殿当差的,却说不知道,只说陛下出来时眼圈是红的。”

    “赵琮哭了?”

    “许是吧。”

    赵世碂其实对赵琮观感很不错,赵琮难得是个软心肠的人。今日他中暑,赵琮竟也是真的忧心于他。

    怪只怪赵琮是皇帝,否则赵世碂真不希望他死。

    赵世碂望着床角不作声。

    吉祥又道:“小的那兄弟还说,魏郡王拉着陛下说了好一番话,只是说了些什么,他们谁也没听见。”

    赵世碂冷笑:“魏郡王向来会装相。”哄哄赵琮,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什么也没说,就装傻装痴,赵琮都那样相信他,毫不怀疑他的用心。

    “到底是小的无能,无法探得更多的消息。”吉祥愧疚。

    “既知无能,更应求上进。”

    “是。”吉祥跪下应声。

    “行了,赵琮让你每日给我守夜,你守着便是。刘显那处,继续给我盯着。”

    “小的知道。”

    “你到帘边站着。”赵世碂最不喜人多。

    吉祥行了礼,乖乖往帘子后头走去,离他远远的。

    赵世碂靠在软垫上,暑劲过去,他的脸色已恢复如常。但因他此时的身体尚弱,人也瘦小,不看他的双眸,仅看身子与脸庞,还是颇为令人怜爱的,谁能想到这幅身子包裹着那样的灵魂。

    他顾不得去在意这些,只是皱眉思索,魏郡王到底和赵琮之间有些什么交易?竟要使得魏郡王这种贪生怕死之人主动站出来。

    赵琮还有这能耐?

    赵琮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他不禁再次想。

    可他也只能想想,怪就怪他现在只是一个不入流的魏郡王府的庶子,还是个装傻子的庶子。想到此处,两世加起来的不甘心,使得他的面色涨得有些红。

    他深深吸了口气,告知自己要镇定。

    前世里,二十年都等得,此时,两个月他还等不得?

    照赵琮疼爱他的这个程度,临死之前,想必一个继承人的位置是能求到的。再者,求不到,他还不能使手段吗。诏书上也就是一个名字,谁写不是一样的?

    他前世里虽未见过赵琮,却见过赵琮的字迹。

    他夺得皇位后,入住福宁殿,翻找出了赵琮从前的手书。

    他知道如何写。

    但在赵宗宁这等身份的人眼中,那些都是笑话。赵宗宁也有相处得好的玩伴,她们没一个人瞧得上孙家。

    赵宗宁瞟了她一眼,理都没理,藏在袖中的手指暗暗掐了自己的手心,眼泪说下来便下来。宝宁郡主一哭,一屋子的宫女全部吓得跪了下来,孙筱毓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

    赵琮便叹道:“宝宁,你怎能在娘娘殿中这般!”

    赵宗宁哭得越发悲切。

    “宝宁!——”赵琮眼看着便要训斥。

    “谁敢吓我们宁娘!”孙太后从隔窗后头绕了出来,长裙曳地,她的身边簇拥着一群女官与宫女。赵宗宁一见她出来,便哭着朝她走去,伸出双手,委屈道:“娘娘!”

    “哎哟!谁惹得我们宁娘哭成这样?”孙太后一脸心疼到底的模样,急急地搂住了赵宗宁,将她抱到怀中。

    “娘娘——”赵琮无奈。

    “不许吓宁娘!”孙太后微瞪赵琮一眼,将赵宗宁扶到首座,她坐下,依然将赵宗宁搂在怀中,问道,“告诉娘娘,谁欺负你了?”

    赵宗宁哭得说不出话来。

    “琮儿,你来说,谁那么大胆,这般欺负我们宁娘!”孙太后抬头,灼灼地看向赵琮。

    赵琮皱眉,没说话。

    “跟我,琮儿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娘娘——唉!宝宁真是被我给惯坏了。”

    “你说便是!”孙太后轻柔地拍着赵宗宁的后背。

    “这丫头,早早连个传话的人都没有,便急急地进了宫来,一点规矩都不知。娘娘您猜怎么着,她非说刘显对她不敬,她将刘显抽得皮开肉绽!先不说那刘显哪来的胆子对她一个郡主不敬,她才十三岁,哪家的小娘子似她这般?娘娘,我这是愁得不行!她还非要我为她做主,我说,这主我可做不了,她便跑来了您的宝慈殿。”赵琮说得满脸郁卒。

    孙太后听到刘显被揍,手微微一顿,又继续拍着赵宗宁,并道:“宁娘是我瞧着长大的,最知礼,哪有你这般的兄长,竟这样说妹妹!”

    “娘娘!刘显又有何错?被她抽成那般,爬都爬不起来。”

    孙太后仔细瞧了赵琮一眼,见赵琮满脸的郁卒与着急并不似装出来的,她不禁也有些疑惑,却还是低头问道:“宁娘,你告诉娘娘,刘显如何对你不敬?娘娘帮你罚他。”

    赵宗宁埋在她怀里只知哭,孙太后问了几回,她才抽噎着说:“哥哥让他给我送了些樱桃来,他背着我说这东西是南地进来的,稀罕得很,宫里都不够分,却还要送到我的郡主府!他这不是摆明了说我,说我不配吃那樱桃!”她说完,又是一阵大哭。

    孙太后微微蹙眉,不说话。

    赵宗宁在她怀中眨了眨眼睛,哭着继续说道:“娘娘,我不喜刘显,您快将他赶出宫去!”

    “宝宁!”赵琮又是一声警告,“刘显伺候朕多年,你不可这般无礼。”

    那声“朕”说得孙太后又是一怔,打赵琮登基以来,他还从未在她面前称过“朕”,无论何时。

    赵琮上前:“娘娘别惯着她,我把她带回福宁殿好好教导。”

    他又说成了“我”,孙太后的眉间一松,她搂抱着赵宗宁,说道:“这事儿定然是刘显不好,宁娘不会说谎话,刘显竟敢当宝宁郡主的面说那话?一定要罚!”

    赵宗宁点头:“娘娘将他赶出去!赶他去淮南服盐役!”

    “傻孩子,这服役哪能说服便服?得按律例条文来才是,都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那娘娘竟是要放过那刘显不成?!”赵宗宁抬头看她,一张俏脸都哭花了。

    孙太后又是一阵心疼,亲自拿帕子给她擦眼泪,柔声道:“宁娘放心,娘娘自会帮你出这口气,谁都不能欺负我们宁娘——青茗。”

    “娘娘。”青茗行礼。

    “这刘显太不知规矩!你这便去福宁殿,传我的口谕,除了刘显的五品‘都都知’。”

    赵琮没想到孙太后竟也舍得,这官位说撸便撸,大太监说折便折。

    赵宗宁不愿:“娘娘——”

    “宁娘,刘显好歹照顾琮儿一场,真要将他赶出去,恐令人心寒呢。”孙太后温柔,声音却坚决。

    赵宗宁知道,也就这样了。不过能把刘显给踩下去已是很不错,她原以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再罚刘显一顿板子罢了。刘显没了那个他唯一可嘚瑟的官位,从此之后连最末等的小黄门都不如,看他还怎么通风报信!她见好就收,哭着又钻进了孙太后的怀中。

    孙太后好一阵哄,才将赵宗宁哄好。

    赵琮也见好就收,满脸羞愧地说:“娘娘,我这就将宝宁带走,宝宁实在任性!”

    “唉,我们宁娘才小呢,很是不必如此。”

    赵琮不忘补刀:“都是家中妹妹,我也是盼着她们好才这般。便是孙表妹,娘娘又何必——”

    孙太后面容一敛:“大娘子犯了错,便要承担这些。她又不比宁娘身份尊贵,琮儿不必为她求情。”

    “娘娘——”

    “昨日之事,我已全部知晓,均是大娘子与王姑姑的错。琮儿不必担忧,万事都有我。魏郡王那处,我定会有交代。”

    赵琮欣喜:“那便再好不过了!我可是愁了一夜!就怕王叔误会大娘子。”

    孙太后笑了笑,未再说话。

    赵琮兄妹俩再说了一番话,便告辞离去。

    只是离去前,赵宗宁对孙筱毓道:“大娘子,得空了我命人给你送帖子,你来我府中玩。”

    孙筱毓已如惊弓之鸟,竟然连她的话也不敢回。

    孙太后替她回道:“宁娘一片好心,只怕大娘子无福消受。”

    “啊?”

    “大娘子不日便会去宋州。”

    赵宗宁面露诧然,随后有些难过地上前拉住孙筱毓的手:“大娘子,我会去宋州瞧你的,你放心。我也会告诉世晴与叔安,我们一起去看你。”

    说完这些,她与赵琮一起离开了宝慈殿。

    做戏便要做全套,跨门槛出去时,赵宗宁的身子还歪了一歪,似乎刚刚一番痛哭用尽了全力,多亏她的女官扶住了她。

    将他们送至殿门的大宫女暗想,大娘子何时能到达宝宁郡主这等境界。

    宝慈殿正厅内,孙太后疲惫地靠在引枕上。

    孙筱毓哭着跪在她脚边。

    她平静道:“本还有转圜之地,可你也听见了,不消半日,赵世晴、赵叔安等人便都会知晓你要去宋州的事。她们知道了,整个宗室便都知道了。你不去,也得去。”

    “姑母——我不做皇后还不行吗?我不要离开家,我不要去宋州!”

    孙太后低头看她:“瞧见刚刚的赵宗宁没?”

    “姑母?”孙筱毓诧异地抬头看她。

    “何时你哪怕能学到她的一分,我便派人去宋州接你回来。你若真成那般,再多人反对,我也会让你当皇后。”

    “……”孙筱毓依然不解。

    孙太后摇头:“可惜,难啊。”

    “姑母,她是郡主,我又不是……”

    “下去吧。”孙太后十分累,她挥了挥手,不愿再说。安定郡王府也不知怎么生的,一个赵宗宁聪明至此,唱作俱佳,度还把握得极好。一个赵琮运道好成这般,明明就是个病秧子,却熬过了那么多皇子,安然活到现在。

    赵琮那声突然出现的“朕”,成了此刻她心间的一根刺。

    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赵宗宁达到目的,心情极好,也不多待。与赵琮告别后,她便往东华门而去,出宫回府。赵琮派了染陶送她,他们一行人离开宝慈殿,从宣佑门拐弯出来,赵宗宁正要与染陶说萧棠的事。

    却不防前方走来两列宫女。

    为首的林姑姑见到赵宗宁,赶紧走来行礼:“婢子见过宝宁郡主,郡主万福。”她身后的宫女跟着行礼,齐声道:“郡主万福。”

    “都起身吧。”赵宗宁原本并不在意,正要继续前行。林姑姑她们也早已让开了路,经过那群宫女时,赵宗宁闻到一阵香气。那明显就是大户人家用的香,小宫女决计用不了。她又往那宫女群中瞄了一眼,恰好其中也有一个宫女抬头看来,察觉到对视之后,那宫女吓得立刻又低下了头。

    赵宗宁却笑了笑,抬脚离去。

    远离她们后,赵宗宁直接问染陶:“染陶姐姐,那些是进宫选秀的宫女吧?”

    “郡主好眼力。”

    “我方才依稀瞄了眼,有几位我是认识的。”

    进宫当秀女的,无疑均是些大家闺秀,赵宗宁不爱与这些闺阁小娘子一处玩,她们都太静了。但身在东京城中,总要出去参加些许大宴小宴,也总有几个眼熟的。

    快到东华门时,赵宗宁说道:“染陶姐姐,其中有一位算是我最熟悉的。”

    “哦?是哪位?”

    “中书侍郎钱商家的二娘子,钱月默。”

    “郡主?”染陶抬头看她。

    赵宗宁笑着小声说:“告诉哥哥,这位小娘子,很好,处处好。哥哥会明白的。”

    染陶还要再问,赵宗宁已经笑带着一群女官、丫鬟与太监走出东华门。她的车驾在外等候,她一出去,便有人扶她上了她的四驾八宝璎珞顶盖马车。

    马蹄声与马车四角悬挂的铃铛响声渐渐远去。

    染陶却皱眉,郡主那话,是何意思?

    “娘娘,婢子又去了一趟福宁殿。”

    孙太后冷笑,自然什么都已知道。

    一听到孙太后这声笑,王姑姑立刻跪了下来:“娘娘,都是婢子无能,未从世子口中问出缘由来,只得再去一趟福宁殿。”

    “怎能怪你?怕是他压根没耐性,被你拦了一回,便直接走了!你又能问出什么来?”

    王姑姑知晓太后最为了解世子,却也没料到她猜得这样准。

    “说罢,他进宫见赵琮,到底所为何事。”

    “……”

    “不敢说?”孙太后再冷笑,“我又有什么是听不得的?”

    “娘娘,世子进宫来,是奉郡王爷的命,邀请陛下三日后去魏郡王府赏景。”

    王姑姑说完后,室内一片沉静。

    好半晌,孙太后笑出声,并连说了三声“好”:“真是好得很!如今连赵从德都这般无视宝慈殿了!邀请赵琮去他们魏郡王府?去做什么?他们魏郡王府是想要造反吗?还是要篡夺皇位?!”

    “娘娘……”王姑姑已许久未见太后这般失态,既怕,却又担忧,她到底抬头看去。

    这么一看,便见孙太后的眼眶居然又红了起来。

    王姑姑的心一抖,声音也抖了起来:“娘娘……”她再唤一声。

    此时内室仅有她们二人,孙太后吸了口气,控住泪意,没让泪珠子落下来。

    “娘娘,世子他到底是郡王爷的儿子,郡王爷怨您,与您打对台,他能如何,他定也不想这般的——”

    “他能如何?!他赵从德是这样的人?他愿听魏郡王的话?他若是愿听魏郡王的话,他早已不是今日的他!他是急着去见赵琮殿中的那个小子,好去讨好他最近宠着的那位妾侍呢!宝慈殿又算什么?!”

    王姑姑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罢了,这些年来,总是这般,我也是倦了。”孙太后伸手捂住半面脸,不愿让人见到她的失态。

    静了片刻,王姑姑怕她伤心,说起其他话头:“娘娘,宣佑门处守门的小太监说,郡主曾见过淑妃娘子。”

    孙太后放下手,难得苦笑道:“便知道是她,我那好妹妹到底怎么生的,生出这么一个玲珑剔透的小女娘。”

    “娘娘,要婢子说,陛下也太过宠爱郡主,哪个小娘子似她那般,竟连太监都不放过。堂堂郡主,怎能去抽一个太监?抽得皮开肉绽。她还说她要寻面首呢!”

    “可是天底下的女儿家,又有哪个不想活成赵宗宁那般。”

    “娘娘……”王姑姑说这些,原是想令太后舒坦些,却未料到使她更为伤感。

    “你也瞧见了,这才几日,宝慈殿便已不如往日。姑姑,这才是刚开始呢。”

    “只是一个魏郡王府罢了,他们王府又无实权,娘娘不必担忧。”

    孙太后暗自笑,魏郡王府怎能仅仅是一个魏郡王府。朝中虽被她渗得很透,到底有人是迫于形势才为她所用。人心变化何其快?谁又能一直站在她身后。

    如今也不如从前,因魏郡王这些日子的行为,已有许多人在坐壁观望。甚至也已有人开始提起由皇帝亲政的事。这个节骨眼上,赵琮要纳妃,更要见外国使官,如今还要亲自去魏郡王府。

    魏郡王与世子进宫来,全部掠过她宝慈殿,先去见赵琮。

    宗室无实权,却代表着正统。

    见到这样的情形,其他人能有不明白的?

    而她所以为的赵琮与她的“同心”,又能维持多久?她与魏郡王的这场对台戏,又能唱多久?

    她真的是有些倦了,却不是因魏郡王。

    再多的魏郡王来,她都不怕。

    她只是——

    “娘娘,不若召世子进宫来,问个清楚?他肯定愿意同娘娘讲实话的,也好知道他们府上到底是个什么想法。”王姑姑见她久不说话,小心提议道。

    “往后,但凡赵从德求见,一律驳回。赵从德送进宝慈殿的所有东西,一并不收。”

    “娘娘——”

    “下去吧。”

    “娘娘……”

    “下去,我倦了。”

    “是。”王姑姑只得起身,后退着往外退去。

    孙太后拿起笔还想继续批奏章,却难以落下一字,她看着奏章不禁出神。

    若是她当年没有被父亲母亲送进宫中,今生不知能否也如赵宗宁那般活得恣意而畅快。

    而赵琮要去魏郡王府的事,宫中之人也已都知晓。陛下亲政以来,头一回出宫,还是去魏郡王府,众人都当大事去置办。

    赵十一那日是偷听了赵琮兄妹俩对话的,更早地便知道了这事。他对此事无兴趣,去魏郡王府也不过是个幌子,谁又知道背地里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

    那日后悔之后,赵十一是想与赵琮道歉的。

    可他前世中留下来的坏毛病总是在作祟,他拉不下那个脸面。偏偏赵琮依然很忙碌,也未叫他去过正殿。

    又是一日,歇了午觉,茶喜照例是来伺候他起身,并问:“小郎君今日还要去后苑画画儿吗?”

    赵十一顿了顿,摇头。

    “那——”茶喜想劝他去给陛下问安,却又不知该如何劝。

    赵十一始终未再有行动,只是待衣服穿好,头发也束好后,他起身往外走去。

    “小郎君——”茶喜连忙追上他,“要去何处?也待婢子准备一番。”

    赵十一闷头往外走,直直往正殿走去。

    茶喜瞧出了他要去正殿,立刻喜上眉梢:“小郎君要去见陛下?”她见赵十一脚步未停,更为欢喜。

    赵十一走到正殿门口,正要进去,一位小宫女行礼道:“小郎君,陛下此刻正忙。”她们都知小郎君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即便是拒绝的话语,也说得笑眯眯的。

    茶喜生怕赵十一又闯进去,怕赵十一惹陛下生气,立即道:“小郎君想给陛下问安呢,待陛下有空,帮我们通传一声。”

    “一定。”

    茶喜笑着与小宫女互相行礼,想把赵十一劝走。

    可赵十一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来与赵琮道歉,自然不愿走。

    “小郎君……”茶喜也很无奈,却又不敢打听陛下的行踪,只好朝小宫女道,“不若妹妹帮我们与染陶姐姐说一声吧?悄悄的就成。”

    染陶肯定是在殿中伺候的,小宫女皱眉想了想,到底应了下来,转身走进殿中。

    赵琮在见谢文睿,他上回令谢文睿去帮他寻词册子。谢文睿是个老实人,当真把如今市面上出的所有词册子给他找了来。

    如今桌上摆了好几摞。

    赵琮翻看那些词册子,问道:“价格如何?”

    谢文睿听他竟然问起价格来,一惊,仔细想了片刻,回道:“厚些的大多需一贯钱往上,薄些的五百文至一贯钱不等。”

    竟然这么贵。

    他虽身在宫中,的确不知民间疾苦。但据他所知,开封府内的人民生活水准还是很高的,即便很高,普通人家一天的收入,顶了天也就一百文。一天所赚的钱,竟连一本词册子都买不起。

    更别提其他书籍。

    到底还是因为印刷技术跟不上,赵琮上辈子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却还是知道活字印刷是出现在北宋的。如今的大宋朝,依然用着雕版印刷,可见活字印刷术还未出现。他是没那个本事发明这些的,他真不知活字印刷术该如何实践,他上辈子是个实打实的文科生。

    他没本事,不代表他没有期冀。

    也不知未来发明了这等技术的能人到底在何处,更不知这个朝代的此人是否也叫毕昇,他是真的想把这人找出来。令谢文睿去搜罗词册子的目的也是如此,词册子更新较快,这一行中人才也多,整日与书本、印刷打交道,找到这等可能存在的人才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他放下书,再问:“不知文睿在寻这些时,可有见着什么有趣的人或物?”

    谢文睿听罢,居然脸一红。

    能让毛头小子脸红的,无非就是那么些事,难不成谢文睿还遇到了什么俏佳人?

    谢文睿脸红过后,便老实回道:“禀陛下,臣在寻这些词册子时,认识了好些念书很好的学生,臣自小便不爱读书,很钦佩他们。这些册子中的词、诗,大多出自他们之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更是进京赶考的考生,卖这些诗词,也不过赚个盘缠钱。”

    “今年春闱刚过,下一回,可在三年后。”

    谢文睿憨笑:“他们大多家贫,留在京中赚些银钱罢了。”

    赵琮倒觉得谢文睿实在难得,侯府中的郎君,提到这些平民子弟,也不见傲气。他拿起茶盏喝了口茶,还要再说,便见门外走进来一个小宫女,与染陶小声说话,染陶听罢,不知说了些什么,那小宫女点头,要退出去。

    “什么事?”他出声问道。

    染陶回头看他:“陛下,是小郎君来问安。”

    “让他进来。”

    “是。”染陶走出正厅,心中更是暗自感慨小郎君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赵琮对谢文睿道:“文睿往后可多与这些书生来往。”

    “是!”谢文睿当他是要提前培养势力呢。

    哪料赵琮又道:“有些大书商,文睿也可与之交流一二,朕幼年听小宫女提起过,她的家乡有人懂得一门技术,能更快更好地将书印出来,无需再似如今这般一一将字刻到那板上。说是用胶泥制成块,在上刻字,再来印字。终究因他们家乡偏远而闭塞,这技术未能传出去。

    朕想,若是能寻得这种技术,岂不是印起书来更便利?也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书的价格岂不也能降下来?那般的话,更多的人能买得起书,看得起书,学生们也不必这般辛苦,也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读书、科举。”

    说完,赵琮又苦笑:“只可惜,当时朕也年幼,如今只记得一点大概。至今,朕依然只是听说,也不知这般好的技术到底还在不在世间。”

    谢文睿一听这话,立刻又激动起来,他立即作揖:“陛下!臣明了!臣会去寻它!”陛下果然是真心想为百姓们做些实事的!能为这样的皇帝办事,是他的福气!

    “尽力即可,这事也不能勉强,毕竟也只是小宫女的笑谈之言。只不过这般好的技术,朕实在是听过也难忘。”赵琮笑说。

    “是!陛下放心!臣会尽力!”

    赵琮伸手拍拍谢文睿的肩膀:“朕幸得文睿这样的臣子,武安侯不愧是太|祖钦封的世袭侯爵,这等家风,朕也佩服。”

    “陛下!!——”谢文睿眼看着眼圈又要红起来,于他而言,这句夸奖胜过一切,他一回府便要立即告知父亲。

    赵十一进来,就见赵琮正用手拍着谢文睿的肩膀。

    听到他的脚步声,谢文睿这个出了名的大呆子还回头看了眼,眼圈也是红的。赵十一再看赵琮搭在谢文睿肩膀上的手,眼色暗了暗,才低头走到赵琮身前。

    赵琮放下手,谢文睿毕竟是侯府郎君,是知趣的,他立即起身道:“陛下,臣这便告退。”

    “去吧,记得朕的话,切莫勉强,不急,也急不来。”赵琮照例又叫染陶,“给六郎君再包些我们殿中制的点心,带回府中,给侯夫人尝尝。”

    “多谢陛下!!”谢文睿要跪下行礼。

    “快拦住他。”

    染陶笑着将谢文睿扶起来:“六郎君,婢子送您出去。”

    谢文睿再朝赵琮行了揖礼,不经意瞄了眼那位小郎君,却见小郎君抬头用黑沉沉的眼睛,深深地看着他。他的手莫名一抖,不敢再多看,转身随染陶走了出去。

    赵琮胃口很好地用完了早膳。

    他这辈子的身子不好是实情,他想装也装不来。

    近来天热,胃口不佳。今日难得,染陶做了樱桃蒸饭,米蒸得软糯,上面码了一层樱桃,蒸熟后,樱桃汁水渗进了米饭当中。盛出一块来,摆在朱色的瓷碗里,格外好看。

    只看着,便令人胃口大开。赵琮先用小勺舀了一勺,细细地品尝了一口,樱桃甜酸,米饭又格外软糯,十分好吃,他面露满足。吃了一半,他又用琥珀色的水果茶淘了这樱桃饭,颜色更为漂亮。他看似仔细用膳,心中却想着王姑姑那番话。

    被人打脸,不气?

    当然不可能。

    但他赵琮有个优点,再气,面上也不显。况且他也知道,王姑姑是借了孙太后的威风。他没必要与一个王姑姑置气,即便王姑姑是太后的乳娘,他就是现在真想要王姑姑死,孙太后还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下人们的博弈,实际上是主子的较量。

    所以跟一个下人计较,实在没意思。

    如今的他比不过孙太后是实情,他也一直消极对待,更是实情。他就如那喝醉了的人,此刻还未到醒来之时,或者说还不愿醒来。到底何时才愿醒来?他也不知。

    今日答应福禄去大朝会,终究是不忍心看福禄那副期盼又可怜的模样。

    不过这一切,他迟早要那些人还回来的。

    先笑的人,可从来都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他也并未多吃,用了一小块樱桃饭,叫人进来,拿上书,照例是去后苑的亭子里看书。

    倒是走到院子里,赵琮见到了不远处的刘显,他在与一个小黄门说话。

    要说这刘显,就是孙太后插在他殿中的一个盯梢。大家心知肚明,偏偏又没人说出口。赵琮觉得放刘显在这儿也好,因为刘显蠢,且刘显胆小怕事,换了其他人来,还不如刘显呢。

    但这不代表他就喜欢刘显。当初福禄刚进宫时,很是被刘显排挤过一段时日。若不是他装病成功,哭着要福禄,福禄到现在都没有出头之日。

    赵琮眼睛眯了眯,福禄立刻派了小太监去叫他。

    刘显正跟一个面生的小黄门说话呢,他早晨令徒弟刘进去宝慈殿通风报信时,刘进却不知去了哪里。恰好见着这个小黄门,他找不到人,只得派了去。哪料到这个小黄门办事极机灵,宝慈殿里还赏了他。

    刘显有心培养他做徒弟,便多问了几句,听闻陛下叫他说话,他吓了一跳。

    他早晨刚做了亏心事,回头一看,陛下笑眯眯地看着他呢。

    他立刻弯腰,小跑到陛下跟前,行大礼:“陛下。”

    赵琮晾了他好一会儿,才淡淡道:“起来吧。”

    “陛下可是要去后苑看书?”刘显讨好地笑着说。

    赵琮瞄到他身后的小黄门,问道:“你新收的徒弟?瞧着倒是眼生。”

    “是,是,早上新收的。”刘显点头哈腰。

    “叫什么?”

    “叫,叫——”刘显刚跟他搭话呢,还没来得及问他叫什么。

    那小黄门倒不慌张,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禀道:“陛下,小的家姓程,名二狗。”

    刘显“噗嗤”笑出声来,可是就他一个人在笑。他又立刻捂住嘴巴,低头不敢再动。

    赵琮懒得理他,直接道:“这名字倒是有趣。”

    “家中父母没有念过书,给小的取了这个名字,污了陛下的耳朵。”

    赵琮倒觉得这个程二狗有些意思,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的模样,应是刚被分来没多久,却难得这般镇定。他索性道:“朕给你个名字。”

    程二狗微微一怔,“扑通”跪到地上:“小人不敢!”

    赵琮被他逗笑了,高兴道:“什么敢不敢的,你就叫吉祥吧,以后跟着你们福大官。”

    “……”程二狗,不,是新鲜出炉的吉祥怔得说不出话来。

    刘显也说不出话来,福禄压他一头就罢了,这个小子又是什么运道?!居然跟福禄排上了一个辈分的名字?!

    赵琮抬脚便要走,却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下脚步,回头对刘显道:“刘显,你出宫一趟。”

    刘显立即应下:“是,陛下要小的去何处?”

    “去宝宁郡主府上。”

    “……”

    宝宁郡主便是赵琮唯一的妹妹,他们父母均过世后,赵琮一登基便封了亲妹妹做郡主。孙太后倒也没说什么,反正一个郡主而已。赵琮又给妹妹建了郡主府,孙太后依然没说什么,毕竟赵琮没有追封生父。

    这宝宁郡主听名字便知是极为受宠的,人人知道陛下从前的名字叫作赵宗宝,而他的妹妹叫作赵宗宁。取了二人的名字,来做她的封号,可见这荣宠。

    宝宁郡主生来便是王府嫡女,原本就是当不了郡主,一个县主也是跑不了的。她的相貌也好,亲哥哥又是皇帝,所有人都捧着她,真正的天之骄女,宫里头几个不受宠的先帝的公主也比不过她。

    宝宁郡主不免便有些骄纵,怕她的人有许多,刘显也是其中一员。他不怕他们陛下,偏偏怕这位宝宁郡主。每回他奉命去郡主府送东西时,总要被郡主抽上几鞭子。

    他低着头,只觉后背又开始疼。

    “新贡进来的布料、樱桃,还有新打的首饰,全部给郡主送去。”

    “是,小的领命。”刘显又深深行了一礼。

    赵琮这才带着一群人离去,殿外等着的两列近侍卫也跟上了赵琮的脚步。

    刘显回头看到新出炉的吉祥,一阵好气,他阴阳怪气道:“你小子命好,收拾收拾,便去福大官那处吧。”

    “是。”吉祥乖觉,得了好处也不得意,更未多说话,只是再行礼。

    刘显想敲打他,也找不到理由,更不敢。到底是回身走了,他得去内库点东西,再往宫外郡主府而去。

    刘显不由无奈挤眼,似是已提前察觉到了后背的疼痛。

    待院中人都走尽,吉祥直起腰,回头看了眼福宁殿的正殿。

    随后他又将视线投往后苑处。

    赵琮常来后苑的小亭子里看书。孙太后虽防他防得紧,他幼时,孙太后倒当真对他还不错,先帝也专门挑了几位大学士教他读书。他原本就是带着记忆的,这辈子的脑袋瓜更不差,师傅们教什么,他都一学就会。

    先帝知道后,倒总是夸赞他。

    孙太后开始也是夸赞的,赞着赞着便渐渐赞不出口了。因为先帝去了,她的心也大了。

    赵琮装淳厚,却不想真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傻子。有时他想,其实最初,他便没想过在这个宫中沉默。他要真想一辈子受制于他人,干脆从一开始便真装成一个傻子好了。

    他慢悠悠地走上亭子,随意便在石凳上坐下,侧身望向亭外的池水,红色的锦鲤们穿梭在清澈的水间与碧绿的荷叶间。他想,又急什么呢,鲤鱼们都知道要努力跃过那不知到底存在与否的龙门,他也总会拿回属于他的东西的,那东西可就明晃晃地在前头看着他呢。

    染陶却急急走进来,嗔道:“陛下怎的不等我们铺上软垫便坐下了!”她又怪福禄,“福禄也真是,也不知道拦着陛下!”

    赵琮笑开,还是每日与染陶、福禄这样说说笑笑比较有意思,趁还能享受这样的辰光,赶紧好好珍惜着吧。

    福禄在染陶面前也没了福大官的样子,低头认错:“都是小的不对。”

    染陶上前扶起赵琮:“陛下且先起来,等她们铺好软垫再坐。今儿出来得早,日头还不高,水边有些凉,小心身子。”

    往常赵琮早晨要跟着太傅念书,均是午后才来亭中,今日的确来得过早。王姑姑那神来一笔,到底让人心中有些不喜。他临时便来了亭中,此刻看看这池水,这锦鲤,这荷叶与浅色的花苞,心情果然好了许多。

    况且今日是大朝会,太傅也在文德殿内,无法来给他上课。

    软垫铺好后,他再坐下,染陶为他泡茶。

    要说他穿来的这个朝代,有些类似于他上辈子那个历史中的北宋,便连国号都是一样的,本朝也名为“宋”。

    他从前生活的时代里,有种叫抹茶的东西,在邻国很火,继而火到他们的国家。其实这东西,很早便有了,原本就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在此处,本朝,人们饮茶,也是将茶叶制成茶饼,待到吃茶时,便取一小块,将之碾成末,用熟水冲之,这便是茶汤了。同咖啡一样,这样的茶汤还能拉花,在汤面上画出不同的画儿来,这里的人们称它为“点茶”。

    赵琮却不爱这样的茶,他喝多了总睡不好。

    最初他要用茶叶直接泡茶时,染陶们还觉诧异,如今也早就习惯。

    染陶捻了一撮今岁初春新采的茶,轻轻放到茶盏中,桌旁点着小炉子,水也已经烧开。染陶挽起衣袖,面带微笑地为他斟茶,熟水以一个优美的姿势落入茶杯中。

    这茶便成了。

    赵琮赞道:“香。”

    染陶笑着奉上茶杯。

    福禄一直在一旁看着,他其实还在为早晨的事而不平,但此刻见到陛下这副舒适、恬淡的模样,总算是又想通。

    总归,陛下好好的,万事便皆好了。

    后苑虽建在禁中,太|祖时候,却是常在这里款待近臣。就连先帝,也曾在此处大摆筵席,与亲近官员同乐。也就是到他登基后,这儿才荒废,毕竟孙太后没法与官员们同桌吃饭。

    孙太后看得紧,除了他那几个没有实权的老师,他与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任何接触,也自然无法摆宴席邀请官员。

    他还小,身子也不好,后宫空空如也。先帝的太妃,整日里闭门不出,除了他,几乎没人会来后苑。这里便彻底成了他赵琮一人读书、静坐的场所。

    而他最喜爱的这个小亭子,建得较高,他能瞧见后苑外的情形。

    后苑在皇宫的西北角,离拱宸门、临华门均十分之近。他很能定下心来,早晨的事也已经抛到了脑后,他安安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书。

    时人喜爱唱词,涌现出一批批的词人。而本朝鲜少贬低商人,见有利可图,早早便有大商人与书商联合起来,每岁均寻来好词,印成册子来卖。赵琮手里的这本,便是去岁的词册子。

    他是皇帝,本不该看这些。

    但他是皇帝,看这些,没人敢说任何话。

    孙太后是只要不妨碍她把持朝政,其他一切都好说。赵琮虽出不得宫,这些宫外流传的小东西,他却是样样都能有的,只要他想要。

    他看得正美,突然听到一墙之隔有一串脚步声。

    这脚步声其实十分轻,但他的身边更安静,小亭子贴着后苑的院墙而建,他自然能听到耳中。他放下手中的书,往外瞄了一眼,后苑的院墙外,一位女官带着两列宫女正从临华门前行过。

    “陛下——”染陶见他往外看去,上前要说话。

    赵琮摆摆手。

    染陶也往外看去,她站着,视野更高,看得便也更清楚。只一眼,她便知道那些是何人。

    “她们是?”赵琮却没看出她们是谁。

    “为首的是尚仪局的林姑姑,想必是刚从六尚局那处出来——”

    赵琮点头表示知道了,再无兴趣继续听下去,染陶欲言又止,终究没说出口。

    林姑姑身后的宫女可不是普通宫女,看头饰便可得知,那些是诸位大人家的小娘子们。三月时,她们便已进宫。只是这事儿,太后不上心,赵琮更不过问,她们到了面前,赵琮也没认出来。

    这些小娘子送进宫来,也不是为了服侍人的,而是——染陶看向低头看书的赵琮。陛下已经十六,的确已到选妃的时候。太后不上心,是因为她早就选好皇后的人选,她娘家的侄女。

    染陶教导福禄时说得干脆、痛快,此刻轮到她自己,却不禁也有些怅然。

    难道陛下非得娶了那燕国公家的大娘子做皇后?

    赵琮醒来已是辰时末,他叫来福禄,问了时辰,自己倒笑了起来。

    辰时末其实也就是早晨八点多钟,但在这个时代里,算是极晚。

    他懒懒散散地被宫女们伺候着穿衣、净面,染陶为他调了蜜水,他喝了半盅,倒又想起了侧殿中那位赵十一。

    “小十一郎君醒了没?”

    “尚未呢,茶喜在那处守着,辰时初,她还撩开帐幔看了回。”

    “别还是伤了身子吧?”赵琮放下茶盅,否则怎么比他醒得还晚?

    “御医都说了身体没有大碍,陛下放心罢。只是小郎君年纪尚小,酒饮多了,一时不适应而已。”染陶说完,又道,“陛下打算何时送他回魏郡王府?”

    “待他醒了再说。”

    昨日,魏郡王府一大家子离宫,竟没人提起这位赵十一。想想,赵琮都觉得他可怜,竟然没一个人还记得他。

    染陶点头:“魏郡王府想必今日也要使人来宫中接他的。昨儿到底慌乱,他们府里怕是都担心着魏郡王呢。”

    赵琮想,这可真难说。

    魏郡王可是个滑头,能喊能哭还能说晕便晕,昨儿那么一晕,坑了孙太后一把。将他的小透明孙子留在宫里,不知是不是又想来坑他这个皇帝?到头来,他魏郡王演也演痛快了,气出了,反而脱身了,留着他与孙太后打对台。

    这般想着,赵琮又站了起来,往外走去,边走边道:“朕去看看他。”看完就赶紧把他送走。

    “陛下!您的头发还未束。”

    “无妨。”

    赵琮是皇帝,若非大朝会那等的场面,他寻常的朝服均是圆领的红色衫袍。本朝,对于服饰的颜色有规制,朱色、大红等颜色,唯有皇帝能穿。到赵琮登基后,孙太后也想穿红色,改了规制,除皇帝、太后与公主外,王爵以上的男子与郡主也能穿。

    话虽这般说,常穿红色的只有赵琮与宝宁郡主。

    孙太后要的只是一个形式,实际穿得很少。赵琮常穿,一是因为宫中为他制衣均以红色为主,二来,他也适合。宝宁郡主穿得多,只是因为她喜欢,赵琮又宠着。

    赵琮不上朝,未穿朝服,常服却也是红色为多。他身着朱色四经绞罗制成的长衫,跨过门槛,往侧殿走去。四经绞罗软而飘,十分适合夏季。恰好迎面一阵微风,他散着的黑发与衣角、衣袖均被微微吹起,捧着早膳由远处走来的小宫女不由又看呆了。

    赵琮好笑地回头朝她们一笑,走得更快。

    染陶匆匆追了出来,对小宫女道:“先摆在桌上。”她往赵琮追去。

    福宁殿便是他的家,在家里,他想如何便如何。

    赵琮往常在殿中也常散发,但今日到底要去见外人,虽然只是他的后辈,染陶却还是觉得束起来较好。但陛下睡得好,醒来后体力也好,脚步迈得大,她已经来不及劝说。

    茶喜见赵琮突然走了进来,边行礼边高兴道:“陛下来了!”

    赵琮冲她一笑。

    茶喜不由便道:“陛下今日真好看!”

    染陶眉头一皱,正要训斥。

    赵琮却“哈哈”笑起来:“嘴甜,赏!”

    染陶无奈地摇头,应了声“是”。

    茶喜更积极:“陛下是来看小十一郎君吧?他还未醒呢,婢子刚刚又去瞧了一回。”

    “睡到这会儿,也该醒了,再睡下去,于身子也无好处。”赵琮此刻只想赶紧把那小子叫起来,再赶紧送走。那小子是可怜,但他的福宁殿又不是什么收容地,有他赵琮一个可怜人困在这儿就够了。

    赵琮大步走进内室,不等茶喜为他撩帘子,他已经拨开帘子,往更深处走去。走至床前,他大手一伸,直接撩起帐幔。昨日的确也让他惊艳了一把的少年郎,依然还未醒。

    睡姿与昨日他离去时,竟是一模一样的。

    茶喜与染陶接过他手中的帐幔,分开两侧,分别挂在挂钩上。

    染陶知陛下想要叫醒小郎君,她正准备为他代劳。

    赵琮已经伸手去推赵十一:“你醒醒。”

    床上之人却纹丝不动。

    赵琮再推了他一把:“快醒醒。”

    这可是染陶第一回见到他们陛下叫人起身,她轻声道:“陛下,婢子来吧?”

    她的话音刚落,床上的人便睁开了眼睛。

    他的眸子一点点地出现在赵琮眼中,赵琮还保持着弯腰的姿势,甚至手掌还贴着那大红织锦的鸳鸯被面。

    赵琮望着面前的双眸,却是突然有些失望。

    这双眼眸中,没有他想象中的光芒,反而也是一潭死水。

    赵十一的眸子黑又沉,直直地盯着他。

    失望过后,赵琮反倒松了一口气。赵氏皇族中,有他就已足够,要那么多聪明的做什么?他的皇位坐得这般不稳当,难不成还要更聪明的人来抢他的皇位?赵琮当初是电影学院的老师,正经研究过人的眼神。他看到赵十一双眼的那刻,除了失望,还有一丝了然。

    这位赵十一怕才是一位真傻子,所以才能被兄弟那般欺负,也才能那般透明,连亲爹与祖父都不记得他。倒是长了一张聪明脸,无奈是个痴儿。

    赵琮是常年装傻之人,不由又升起一股同情心,他索性坐到床边,笑着问赵十一:“睡得可好?”

    赵十一也如他所想那般,依然静静地躺着,仰头看他,一句话不说。

    “朕是你七叔父。”赵琮在这一辈中,排行第七。

    赵十一的眼睛眨了眨,却依然没有说话。

    染陶极为聪慧,也瞧出了其中端倪,她轻声道:“陛下,婢子先伺候小郎君起身吧?”

    赵琮点头,挥了一下手。

    染陶走上前,要扶他起来,赵十一却突然往床里面缩了缩。

    这一举动,看得赵琮莫名便是一阵心疼。他虽然在这宫里过得也不大如意,但是孙太后从来不敢在其他地方苛刻他。更不用说先帝还在时,他过得尚可,除了被人全方位盯着外,从来没人敢欺负他。

    唯有经常被欺负的人,才会下意识地做出这些举动。

    本已站起来的赵琮,又坐到床边,他伸手去拉赵十一,放缓声音道:“这位姐姐是朕的贴身女官,不会欺负你。快起身吃好吃的,早膳有白玉凉米糕,蘸着花蜜吃,格外好吃。”

    他哄得很自如。

    染陶听在耳中,倒是又笑了一回,陛下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倒去哄另一个孩子。但她也顺着说:“是的,小郎君,您听陛下的话,婢子给您做好吃的。”

    赵十一充耳不闻。

    赵琮又哄了一阵,赵十一依然没有反应。

    赵琮的性子是练出来的,倒也不急,况且他此时正觉得赵十一可怜,他索性对染陶道:“你们去外面候着。”

    “陛下——”染陶犹豫。

    “去吧,这孩子难哄得很。”

    染陶见赵琮兴致颇高,到底叫上茶喜,行礼道:“婢子们就在帘子外候着。”

    帘子轻动,夏风轻流,内室只剩赵琮与赵十一两人。

    赵琮再回头看他,果然,那孩子紧绷的小脸渐渐松了下来。

    他又问道:“你今年几岁?”

    “怎的不说话?是从小便不爱说话吗?”

    “你叫什么名字?”赵琮明知故问,“你家这一辈排到了‘世’,你呢,叫什么?”

    这番话下来,赵十一似乎渐渐对他放低了戒备,又往他靠了靠。

    赵琮索性伸出手:“会写字吗?在朕的手心写下你的名字。”

    赵十一继续沉默。

    就在赵琮以为他不会有所行动时,赵十一竟然从被中伸出了右手,他犹豫了半晌,在赵琮左手手心,一笔一划地写下“碂”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