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邓安东文集 !
曾经对小说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类早期的文学艺术,最先总是描绘一个森严与万能的神的世界。无论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还是希腊戏剧,人类几千年的艺术创作都是着眼描写神的。这些生动的描写一直影响到后世。像沙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佩斯等,都是影响后世的典型例子。
就产生较晚的小说而言,由于受到神话等的影响,最初也是描绘一个神的世界。如中国早期的志怪小说搜神记、搜神后记、拾遗记、幽名录、冤魂志等等,无不是描写神鬼灵异之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唐朝前期的作品也还没有脱离志怪的范围。如隋末唐初的王度的古镜记。在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的小说还出现了浪漫主义作品。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用像征的手法,借助虚幻的神鬼世界来影射人间的万事万物。
小说创作由写神到写人,是个了不起的变化。但是在写人的初期,一方面往往还保留着“半神半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侧重写人的外部活动,写人所做发“事”艺术上还比较粗浅。像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小说”西京杂记,虽然所记述的是西汉的人物轶事,颇多涉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及衣饰器物等等,但无不笼罩着一种怪异的色彩,可以看到某种“神灵”的影子,这种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谓小说侧重写事,指的是作品中的重心是情节而不是人物,人物是为情节,故事服务。这个观点在中外小说的发展中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直到明清时代,中国的小说创作才真正地从写事转到写人。而西方的小说,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例如西方的流浪汉小说,不过是用人物来贯穿那复杂而庞大的情节而已,人物是无故事情节服务的。到了十八世纪,一大批杰出的小说家才真正把小说艺术变成了人的性格的活写真。而到了十九世纪以后,小说在写人的深度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小说描写在获得了两次飞跃后的作品一般称为近现代小说。当然,由于人的异常复杂和丰富性,小说描写的飞跃非一两次飞跃就能完成,所以小说描写一直都在完善阶段
小说写人(上)
小说写人的历史十分漫长,单就现代派小说奠基人,英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的小说创作而言,也有了半个多世纪。从小说描写的渊源来说,现代小说的创作也是从传统小说创作的基础演变来的。人物描写的技巧,实在无数,如果真要一一言遍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在下面讲几个方面,算是对中外著名小说家写人技巧的一点管窥,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予指正。
一、肖像描写
1。民族特色人物之间外貌千差万别,给我们小说写人提供了十分良好的素材。小说家写好人物肖像就意味成功地勾画出了“人的心灵的窗子”这是把人物写活写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外名作家在成功的肖像描写上,都留有自己民族的印记。
我国传统人物描写在较早作品中讲究凝练,夸张,但经常出现方程式的套话。如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和诸葛亮,一个是“身长七尺五寸”另一个是身长“八尺”这些都只是言其高大魁梧,两人都脸如冠玉,这些都有明显的套话的痕迹。这种描写能给读者强烈的印像,但是其言辞的重复却难免单调,平板。
随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日趋发展,对人物肖像描写的技巧也日趋提高。表现在:一是在描绘肖像时,能抓住人物主要特点,极其精炼地把人物特点勾勒出来,且能与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联系,使人物跃然纸上。二是学会用对比方法来刻画人物肖像。三是逐渐学会于小现大,只写肖像中最传神的一两点,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如儒林外史中作者刻画范进肖像,异常简洁,只用几句话:“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戴一顶破毡帽。”“作者多次描写范进身上衣服的单薄,破烂,以及他冻得乞乞缩缩的神态,这样不仅突出范进的老迈昏花,而且强调他的穷愁潦倒。
西方传统小说技法,则在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一侧重细描,常以多种修辞手法使之高度形像化,另一则是夹以议论,使读者不仅仅为作家的生动描写所感化,也为作家的机智的分析所折服。这种,甚至现在还有一些西方小说家仍然爱用,显示出浓厚的民族传统。细描例子在西方作品中不胜枚举,在这里举屠格涅夫的罗亭一书中对罗亭公主的描写。在罗亭里屠格涅夫啊罗亭的身材,头发,肤色,眼睛,嘴唇,胸部,所以,包括衣服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夹以议论的例子是红与黑,在此书中作家描绘主人公于连的肖像时不仅描绘了他的外貌,还时时夹以分析,而且还有种议论,用此来体现作者对人物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传统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肖像描写手法。总括起来,中外小说家虽然在肖像描写上存在区别,但其所用的技法却一般都不外采用三种方式,即:整体式的描绘,局部式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整体式是指作家对人物的全面介绍。不局限于对人物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像鲁迅在故乡中的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就是很好的例子。局部性描绘是相对整体描绘而言。有点像电影中的大写镜头,最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六下深刻的印像。如骆驼祥子中对虎妞肖像的描绘。虎妞的任性,泼辣,外貌不美,结局悲惨的老姑娘形像让我们铭记在心,久不能忘。烘云托月则是说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言论,行动来曲折谁加以表现。早在几千年前的荷马史诗里就已经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在对海伦美貌的描写时就用了这方法。以后就有很多作家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3。现代派小说的新肖像描绘。一些现代派小说中,由于笔下人物的高度“自由”与“浪漫”作品常常并不遵循常规,而是在人物的各种情态下,作家很自然地着笔,让零散的肖像描写该于更及贴进生活的感觉。另有一些现代派小说家让虚构的人物同现实中的人物彼此交往时,作品有意识地在肖像描写中,涂上一抹淡淡的神奇色彩。除此,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法在此不再赘述。
二、人物行动描写。小说人物的动作是人物的宣言,所以不描写人的动作的小说,是很难想像的。即使一些抒情意味极浓,或专门描写心态的小说,也不能不写人物的动作。只有小说中有人就一定要描写动作。在我国小说中历来注重动作。因此,在描写动作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小说比较注重心理描写,但是人的心理活动也必须通过动作加以反映。所以动作描写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小说世界是于虚构的方式塑造出一个让人感到逼真的艺术世界。这里面存在两个矛盾,小说世界是虚构,然而又是逼真的,它是现实的,然而又是艺术的,因此,小说在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举组轻重是人物的行动描写,就必须有选择,有加工。而这种选择是眼力和加公的本领,就能充分显示小说家的高超艺术。具体来说,小说家在描写人物动作时,经常选择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工描写:(一)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有特征甚至最富传奇色彩的动作。如儒林外史里,胡屠户打他的乘龙快婿范进一耳光的动作。(二)对人物系列动作的描写。为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展示各种不同人物的风貌,仅靠描绘人物一两个动作,还是不够的。小说家经常采用的手法,是选择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彼此一相关动作,组成所谓的“行为动作体系”由于这一系列动作都是由人物的最富特征的秉性,气质或能力所支配,因而这些动作实际上往往有一根无形的红线“一以贯之”像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扑蝶,阿q正传中阿q的捉虱,无不是如此。(三)对人物心态动作(也称情绪动作)的描绘。“言无心声”一个人的内心所想,常常要借助语言来加以表达,但很多人的内心所想常常借助行动加以表达,即“行”为“心声”表现内心的动作,既可幅度很大的举手投足,也可是下意识的轻微一动小说家要善于细腻地表现笔下人物的这种反映内心思绪的举止动态。要描写好这方面的人物动作就需要作者对笔下的人物的高度熟知,这方面的描写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老套化,与其他作者类似,这样就会使笔下人物的特殊心态因普通化而失去人物光泽。所以需要作者的创新。(四)对人物反常动作的描写。在小说家构筑的艺术世界里,人物也往往同在现实生活一样,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阳光,友谊,爱情,有困苦,疾病,死亡。这样,小说家对笔下的人物,就不但要有常态的行为动作的描绘,也需要有反常的行为动作描写。所谓的反常动作仍属正常人的动作,只不过是在某种特殊情境下的反常动作而已。有时候对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反常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人物,人人物具有立体感,使人物更加形象,生动。单一,系列,情绪化和异常等小说人物技巧描绘都不是单一应用,而是常常综合起来应用,同样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加以补充。这限于个人的衍生,在这里不再赘述。
三、细节描写。小说对人物的描写中,有央告看似不起眼,但对于表现人物却异常重要的细节描写。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虽然是“庄严地说谎”但惟独对细节描写,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做作。如果细节描写也是谎言,小说就会立即失信于读者,十分不起眼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是支撑小说的“擎天大柱”细节的“真”带来的是小说人物的“活”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以其闪光点让作品的人物焕然生色,所以细节描写不管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何不同,但都需要重视。关于然后写好细节描写,这里谈三点。一是在细节描写的取舍上,不仅要“真”而且要典型,反对“假”与“滥”不要搞噱头。一个着急在描写人物细节时,当然允许虚构,但是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使读者能从做嗅到生活的气息。在这里作者就需要对生活熟悉。要中好对一些原始资料搜集和整理。果戈里平时就喜欢收集宴会的菜谱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与细节真实性密切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细节的选择问题。对于成功的人物形象来说,其细节描写只能好中求好,而不能过多过滥。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鼻祖亨利。詹姆斯指出:“艺术本质上就是选择,但它是一种以具有典型性的,具有全面性为主要目标的选择。”(见现代英国小说史)。二是对细节的安排,照应。一个好的细节,常常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在对比,映衬,或是前呼后中显示其巨大的表现力。三是运用细节,固然可以明用,但最好不要过直过露,有时,甚至要有必要的“隐蔽”当代的一些重视表现人物心态的小说,在“淡化”情节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隐蔽性”细节描写。这种细节仿佛在象征主人公的“隐蔽”的内心活动,这与传统小说写作上运用细节的方式不同。
小说写人(下)
一、人物语言。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即对话,不仅能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交代作品的某些背景材料,而且还能生动自然地表现人物的教养,气质,风度,心理等,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个主要手段。要写好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并不容易。海明威曾三十九改写永别了,武器,为的就是用字准确。
小说家写人物对话时,常常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物间的对话要合乎人物的身份。所谓的在那个山头唱那首歌就是最直白的比喻。二是人物间的对话要写出人物的深层性格。三是人物的对话,要表现出人物的新境。人们阅读文艺作品时常以“情景交融”来赞美出色的景物描写其实,在好的对话中也有一种人物语言与人物心境相互交融的美妙境界。这境界,可以看成是一种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这是由人物的口内说出,就显得分外真实,感人。四是人物间的对话,力求机智,幽默,切勿枯燥,单调。当代有些实验小说,既未从人物性格的通盘思想出发,也未从考虑到欣赏者的接受能力。有时让笔下的人物大谈一些极其费解的空话。相当冗长,枯燥,以至令人难以卒读。其实,一些优秀的现代派小说,也并非一定让人物的对话令人困惑难解,,恰恰相反,他们往往继承了经典作品中的优秀技法,写得生动活泼,既以其特有的幽默感让读者读了愉快轻松,又以高度的智慧,让人读后增长见识。
二、人物心理。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不仅仅要描绘出人物的肖像,动作等外在特征,而更加重要的是要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除了借鉴传统的技巧外,同时也要吸收一些新的学术成果,如心理学以及一些边缘科学在描绘人物心理方面不段开拓的新途径。一是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于“景语”中写“情语”中外大量优秀作品中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表现。二是通过事件或场面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小说中一些事件和场面的描写,不但能引人入胜,也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这就要求作家写事件和场面时,不忘对人物的刻画。三是通过人际关系些出人物心理。小说中所写的人物,如同现实中的人物那样,总是处于各种纷纭复杂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网络,在小说等文艺作品中,特别是在中长篇作品中,产生了一个非常严密而丰富的形像体系。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形象体系。这种形像体系给小说家提供了最方便的活动场所。他可以借助如的嘴来写人物的肖像,性格,也可以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来战时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四是通过性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小说中性的描写,并非是由于弗洛伊德的提倡。在他之前,早已出现在小说作品中了。其实,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的性行为,就像人的衣食住行一样,并没什么神秘性。在性行为方面。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透视作品所处社会经济情况和时代风尚。在伦理概念约束下,对性的描写就需要作者把握那个度。小说中的性描写不是添加剂所以不能为了迎合一些读者口味而过于商业化。一些成功的性描写,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如金瓶梅里西门庆对惠莲的勾引。把握小说中性料想的度的原因是因为性描写不是小说本身的目的,而只是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的手段。作家对任何事物的描绘(包括对最丑恶现像的暴露)都应掌握分寸,绝对不能只是生活的翻版,也不能忘记对艺术的追求。五是直接描绘人物的心理。六是独特的心理描写:人物内心独白。这里有两种,对一定言谈对像发出的“有声语言”另一种是自己对自己(自言自语),或是借用日记或书信的形式加于表达,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独白”
其实,小说中写人的技巧千奇不样,但多少不离此。写这篇小说技巧人物篇,我只是想让读者能对小说人物描写有个大概了解,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