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重生1993! !
刚过完年,四舅一家便外出打工了。
陈强原本想让四舅留下打理未来的冷饮厂,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
出去也好,至少能涨涨见识,贸然让四舅接手,风险太高。
陈强可是把全部身家都砸进去了。
他在赌,赌历史不会因为他的小翅膀出现发生什么改变。
按照记忆,九五年的凉城,将迎来罕见的酷夏。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还是因为上一世,村里人没少因为抢水而发生纠纷。
而这一年夏天,陈强跟陈壮兄弟,每天都在各处寻摸井水。
因为打这以前,村里都是公用水井。
自来水,那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
百年不遇的炎夏,让过去从不干涸的老井,也都见了底。
刚益处的水,井底都没盖全,便被人舀净。
天不亮,各处水井都排队。
陈强兄弟,就是这排队中的一员。
大人们见兄弟俩小,一般也不会为难,能多给一瓢就多给一瓢。
实在没有了,连河水都开始烧开了喝。
常年不断流的龙潭河,也露出了河床。
离河边近一些的,还能取水浇地,离河远一些的,几乎没有收成。
从六月中旬开始,连着两个月没下一滴雨,整个县城都成了火炉子。
这也是各种冰棍冷饮爆发的一年。
陈强就说要赶在这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十五未过,省城就来人了,周毛出面,签合同,付定金。
然后那边连带施工人员和材料,一起送过来。
正月开工,十五天时间,就给陈强建好一座二十平方的冷库。
按照合同约定,陈强先付对方一万,剩下的一万,必需要等到秋季再付款,这是陈强签合同的前提条件。
好在,对方没有过多的纠缠,反正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陈强不给钱,他们再把冷库拆走。
这样,陈强手里就还有个几千块的启动资金。
接下来,陈强还有一笔费,就是塑料袋热压封口机,这个需要两台,一千块钱一台。
他要搞前世一款冷饮姐的神作——冰袋。
所谓的冰袋,其实就是糖水冷藏后售卖的一种饮料,塑料袋包装,比起瓶装饮料来,便宜太多了。
这时候的健力宝,一听要两块,可乐雪碧也都是奢侈品。
一毛钱的冰袋成为了小城的主要冷饮消耗品。
一袋大约三百毫升糖水,经过冷藏,在夏季简直就是消暑神器!
大人小孩儿,都爱喝。
其实成本跟冰棍类似,但是却比冰棍更好卖。
前世陈强上高中了,各种小店依然有冰袋卖,可想这款神器,有多么大的市场。
趁着冰袋还要几年才进入县城,陈强要独占这块儿市场。
相对冰棍,冰袋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存储。
对冷饮厂来说,冰袋只需要包装箱发货就行,不需要冷藏也不需要冷冻,发到各家小店,各家自行冷藏后售卖,不占用陈强的冷库,而且保质期长,可以提前好几个月备货,不用担心产能不够。
冰棍用的包装袋,则需要从省城定制,县城和市里都没有这样的企业。
好在购买封口机的这家企业,同样提供包装袋定制业务,一事不烦二主,陈强先期直接定了一吨货,大约十万个袋子。
按陈强的预期,这些袋子远远不够。
不过,他也没有多少钱了,留一些还要给印刷厂印制冰棍雪糕的包装纸,还有发货的包装箱。
平菇那边,还有些零散的收入,刚好能够补贴工人工资以及水电费用。
农历二月中旬,龙潭冷饮厂正式挂牌。
没有开张庆典,陈强带着一伙儿人,在西城的一家小饭店,花了一百来块钱,吃了顿牛杂算是庆祝冷饮厂正式成立。
接下来,周毛就要从平菇棚那边撤过来,只留下两个人收尾就行。
开始全力加工冷饮,为即将到来的炎夏囤货。
平菇大棚这边,交给了一个叫王晓梦的女员工。
王晓梦,人没有如同名字一样美,严格来说,不仅不美,还有些丑。
一脸的雀斑,加上性格又些懦弱,背地里,大家都叫她王麻子。
来到冰棍厂,是因为周毛的介绍,他两家是亲老表。
王晓梦不太爱与人交流,但是做事儿,那是真没得说,心细又负责。
陈强让她暂时接手大棚,也是有心要留用。
接下来大棚这一季的工作一收尾,马上就会新一轮的种植。
陈强可不想让这个下蛋金鸡空置。
暂时来说,陈强这里还不具备菌种繁育的条件,所以仍旧要靠到市里购买菌种。
成本高,且无法控制上游,是企业大忌。
今年,大棚这边除了正常的生产,陈强也交给王晓梦一个菌种繁殖的任务。
“老板,我不行……“王晓梦一听到这个任务,马上就认怂了。
“先别说不行,我也没说让你现在就搞出来,给你时间,慢慢研究就好,不急。“陈强哭笑不得。
“我初中都没上完……“王晓梦弱弱的说。
“资料,我都给你找到一些,还缺啥,尽管提,另外,我还给你办了张新华书店的借书卡,需要找资料,你自己去,一年不行,我给你两年。“陈强将借书卡塞到她手里,又指了指他带来的一袋书籍,说完扭头就走,才不管她什么反应。
王晓梦天生有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就不能给她动摇的机会。
人嘛,都是逼出来的。
再说了,机会给你,你要真不行,那也就只能当个普通员工。
陈强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亲力亲为,累死不说,想成事儿也基本没戏。
两亩大棚,再给王晓梦配上两个下手,陈强便撒手不管了,把精力都放到冷饮厂这边。
送来的封口机,不会没关系,人厂家赠送培训,三天时间,冷饮厂便人人都会操作了,慢慢熟练了就好。
关键还是搞那些个雪糕、冰淇淋,这里根本没人会,一时半会儿的,陈强也找不来师傅。
没办法了,就去各个书店找资料,再回来一次次的试验。
等到陈强试吃都快吃吐了,总算是勉强达标,也就是前世那一块五的甜筒水平吧。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可以批量生产了。
然而钱在这个时候,却有些跟不上了。
三月结束,平菇大棚那边就收尾了,但是地不能闲着,还得接着种,菌种和植料又花了一千多。
剩下的一千带点儿,也就够给十来个工人发两个月工资。
但是制作雪糕冰淇淋,需要大量的鸡蛋牛奶,都是成本啊。
一时半会儿,陈强也没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