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一百七十一至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百七十一至第一百八十章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明朝的那些事儿 !

    171

    朱棣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

    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

    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

    就要财了命运即将改变

    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

    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头领却突然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

    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父亲也会另眼相看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的人。

    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

    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

    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幅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

    这两幅面孔决不会同时出现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172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

    从一个不通人事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拼杀改变了他。

    朱棣出生在权力编织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汇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就算你不去找别人麻烦但只要你有着皇子的身份

    麻烦就会找上你。在这样的人生中父亲母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

    亲人都不能信任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

    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封建皇族万年不变的权力规则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

    朱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丢掉了他的童真和幻想接受并掌握了这种规则。

    他成为了强者却也付出了代价这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东西。

    对乃尔不花的宽大处理就是一种隐忍朱棣对这个蒙古人谈不上有任何感情他何尝不想一刀劈死这个害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无数冤枉路的家

    伙。从他后来的种种残暴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可他不但客客气气的接待了这个人还设盛宴款待。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想

    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朱棣他实在是个可怕的人。

    三十岁的朱棣做到了这些在这些方面他甚至可能胜过了三十岁的朱元璋。

    三十岁的朱元璋用刀剑去争夺自己的天下三十岁的朱棣用隐忍去谋划自己的将来。

    173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动作将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点好然后回去复命。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体现朱棣的丰功伟绩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根本没有进入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进人家的门

    在门口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有这么个窝囊的兄弟帮忙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兴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

    额1oo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的纸币行是没有准备金的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让人准备好了纸

    张印上了1oo万锭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点把这张支票折现换粮食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贬值之前。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

    先混了个脸熟。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位者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套变成配角

    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展下去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的野心将随着时

    光的流逝被永远埋葬。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朱标死了主角的位置终于空了出来时机到了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的少年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展的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了。退

    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点民主吧。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当然

    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这样头脑简单四肢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除了我还有谁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子。

    白干了这下真是白干了。

    174

    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

    头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但这是事实一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誓效忠于他。他

    懂得什么即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么当皇帝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定的

    最后一个作战计划。

    他真的老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纵马驰奔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

    明帝国才能不断的延续下去永远强大繁荣。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的敌人一定要把这

    个邻居连根拔除

    而朱棣当任不让地成为了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干好了

    是老板的功劳干坏了还要负责任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干

    可是即将解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就是你了不干也得干

    同年三月朱棣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北平出了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在军队抵达大宁后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兵的方位在确

    定元军所在位置之后他带兵至翻山越岭在彻彻儿山找到了元军这一次他没有再玩怀柔的那套把戏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

    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

    按说任务已经完成也该班师回朝了北元的难兄难弟也在远处等着呢既然仗打完了人也杀了帐篷也烧了您就早点走吧等您走后

    我们再建设。但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于是北元就成为了他泄的对象。他一气追出几百里一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

    兀这才威风凛凛的回了家。

    郁闷的人真是惹不得啊。

    175

    朱棣得胜回朝却没有以往的兴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朱元璋的心思却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朱允炆又有一

    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解脱他打了一辈子仗忙了一辈子公务不但干了自己的工作连儿子孙子的那份他也代劳了。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展朝鲜归顺了大明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而朱元璋对

    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来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并保万世平安。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朱元璋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

    简单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来他们

    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的所谓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

    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

    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

    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

    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

    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

    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

    会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6

    黄昏京郊马场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政府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的纵马驰骋的岁月。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

    回来了: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

    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177

    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

    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

    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

    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

    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

    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

    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

    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有福利保

    障无数的蒙古人就是被这种政策吸引过来的。

    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宁王本人也是极为凶横据说他每次打仗都领头冲锋活像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杀人不眨眼砍头如切菜连燕王这样的狠角色看到他都

    要让三分。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还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喊杀冲天一旦有这样的动静北元游击队就会立

    刻转入地下斗争。

    其实这些喊杀声惊动的不只是北元还有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示威。

    该采取点措施了。

    178

    朱允炆是一个好人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父亲朱标患重病朱允炆尽心伺候。他的孝顺并没有感动上天挽留住朱标的性命。朱标去世后朱

    允炆将他的三个年级还小的弟弟接来和自己一起住目的很简单他不想这些年幼的弟弟和自己一样去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知道他们需要

    的是亲情。

    那年他才十五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朱元璋的护理工作由于朱元璋脾气本来就不好伺候他的人总是担心掉脑袋朱允炆主动承担了责任他亲自服侍朱

    元璋直到朱元璋离开这个世界。他尽到了一个好儿子和好孙子的责任。

    他也是一个早熟的少年当然促使他早熟的并不只是父亲的早逝还有他的那些叔叔们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脱口而出:日照

    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

    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

    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朱棣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不敬大概类似今天学校门口的不良少年堵住学生抢劫。

    朱允炆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一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正在这时朱元璋老师过来了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

    朱棣一顿此时朱允炆的反应却十分耐人寻味。

    他不但没有向朱元璋告状反而帮朱棣说话向朱元璋表示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没有追究。

    你不得不佩服朱允炆的反应。这是皇室子孙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天赋但在我看来这种天赋似乎是一种悲哀。

    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好儿子可是在朱允炆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坏叔叔。这倒也不矛盾就如我们前面所说朱棣本来就有两张脸

    一张是给父亲看的一张是给侄子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那次历史上有名的对话。

    朱元璋在解决了良弓和走狗的问题后曾不无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

    了。

    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

    这是一个机会有些话迟早要说就趁现在这个机会说出来吧。

    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难道自己的儿子还不能相信吗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

    呢

    这下轮到朱允炆傻眼了皮球又被踢了回来要靠我还用得着问你老人家么这爷孙俩被这个问题弄得疲于应付但问题还是不能不答的朱

    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

    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

    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段经典的对话就会现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

    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据史料记载由于他的头型不好朱元璋曾经十分不喜欢他但朱元璋慢慢现这个孩子十分聪明背书十分

    在行便对他另眼相看最后立为继承人。

    这里也说明一下能力的问题在我小时候我邻居家有个小孩才五岁就会帮家里打酱油居然还会讨价还价时人皆叹之因为每次打酱油

    都能帮家里省一毛钱被誉为奇才十几年后我偶然听人说起他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不过仍然去买酱油唯一的区别是副食店的老板再

    也不肯跟他讨价还价了。

    打酱油只是个比方这里主要是说明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

    执行计划。

    其实朱元璋也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抛给毫无经验的孙子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群人帮助他治理天下其主要成员有三个人他们也成为

    后来建文帝的主要班底。

    179

    第一个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带着几分神秘感告诉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的朱允炆自己已为他选择了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但这个人有个缺点

    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气。然后他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方孝孺。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

    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说来倒也滑稽这位方孝孺就是在空印案中被错杀的方克勤之子杀其父而用其子不知这算不算也是对方孝孺的一种压制。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

    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却一直没有得到任用。

    我们知道原因但当时的方孝孺是不知道原因的他就这样等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领导的想法确实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

    朱元璋告诉朱允炆方孝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他的一生都会效忠于你并能为你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

    18o

    第二个人

    洪武年间京城里的谨身殿由于没有安装避雷针被雷给劈了如果是今天大概是要搞个安全宣传的教育一下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修好完事

    但在当年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朱元璋认为是上天怒了便决定去祷庙祭祀他大概是认为自己确实干了不少错事所以这次祭祀

    他挑选了一批人和他一起去

    挑选条件是极为苛刻的那就是在九年之内含九年没有过任何过失的这在洪武朝可真是难过登天了。那个时候官员能保住脑袋就不错

    了你就是没错说不准老朱也能给你挑出错来。这么看来能符合要求者还真是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至少对老朱纯洁。

    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齐德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这件事被朱元璋留意并记在心中祭祀完毕后朱元璋亲自为齐德改名为泰从此齐

    泰这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的代号。

    此人是个文人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为他举行了一场单独面试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

    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毫无遗漏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

    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

    要知道这次面试是突然性的齐泰并未预先做准备说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把这些玩意当书来背的还写成小册子随走随看其用功之热情

    胜似今日在公交车上背单词的四级考生。

    他也将成为建文帝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