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黛妤文集 !
晚上看了一部德国电影决战豪门,有点失望,拷贝非常烂,唉,我的眼睛居然被那张海报骗了,影片很不清晰,色彩很深,甚至有点黑乎乎的感觉,而且讲的也不是德语,而是中文,是一部我不太喜欢的译制片。影片总体来说,似乎没有很大的什么亮点,不过取景方面大多数在香港,对中国观众来说也比较有亲切感,这大概也是能引进的一个原因吧。
于此片,我的欣赏点有点偏。因为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并不是这个商业巨头的养子如何战胜那些比他更老谋深算的公司董事。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巨头手中那把用了几十年还不多钝的弹簧刀(用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买的,物有所值);还有一个,是那个巨头的穷苦出身。
而两个地方,更深刻的一点是后面那个:巨头出身贫穷!
说实在话,其实这个平凡的看点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上已经越来越少讲到了。近年来的影视作品里面讲述的都是富二代居多,或者是父亲的出身也很不错这种。也许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那样鼓吹“越穷越光荣”的缘故了吧。
有钱难买少年贫!这在年长一代人里面也许是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不过现在看来,对时下新一代的80后或者90后,除非他们出身在很偏僻的农村,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对此显得难以理解了!
即使老生常谈,也不妨再谈一谈吧!或者可以起到一个小小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呢!
还记得读初中的时候,老师曾经出了一道半命题作文,叫做“有钱难买少年贫”给出的引语是一小段新闻:著名球星贝利喜得贵子,很多名人记者得知此事以后,都纷纷前来道贺。看着他那可爱的儿子,大家都会说,这个孩子真漂亮,他以后也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然,在一旁的贝利却笑笑说:“通过一定努力,他日后可能会有一定的优秀成绩,不过,我看他是永远也不会有像我一样的成就了!因为他和我完全不一样,我出身很贫穷,而他,其实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在这段报道的后面,写的俨然是作文要求:请以此写一篇有关“有钱难买少年贫”的文章!
确实,现在的社会其实也一样存在着穷人和富人,不过对比起以往,现在已经基本上趋于比较和谐的一种状态了,像旧社会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代已基本过去,现在的人,除了占极少部分的,一般的“穷人”都不会是穷到要吃树皮,穿补丁衣服的程度了。
很大程度上,现在的穷人,也没有以前的穷人拼搏得那么厉害了。不过,有时候对比起一些富人的孩子来,穷人中间的孩子,似乎还是比那些有钱的孩子拼搏的努力程度大多了!
看看周围的人,看看报纸上的,很多经济比较好的人的孩子,似乎都比较平和一点,而在社会上比较有成绩的,追查下去,大部分人都是小时候比较清苦的,或者是小时候曾经家道中落的。
这些,似乎都是有迹可循的。其实很简单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不在小时候熬过苦,明白苦日子的滋味的话,恐怕那种贫穷的感觉对他来说就不会那么深刻,而那种对好日子的追求也不会那么强烈,因为童年时候的记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孩子往后的几十年。正因为在那个时期尝过了,正因为早就厌烦了这样的日子,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才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当然,有时候也有些矫枉过正的负面例子,有些电影也有所反映:对不起,为了我来之不易的生活我要这样做因为我不想再回到小时候那个5兄妹挤在一个10平方米不到的小房子里去
不过,无论如何,客观来说,这些人的前进动力往往比那些出身富裕的人要强烈许多。
前段时间,在全国各大网络和报纸上曾经出现过一个90后的女孩子数落穷人没房子的话,说这些死穷鬼,拼搏几十年就为了一个房子!真是穷!她呢?随便一甩手,房子都可以卖掉,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物业啦等等。
当时看了这篇报道,很多人到网络上都留言去骂了这个小女孩,因为她犯了众恶!说了最不该说的房子问题
当时,我也看了这则报道,倒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感觉,觉得,这个小女孩的话虽然很可恶,但再想想,也不过是一个18岁都还没到的未成年人在说着小孩子的话而已,如此,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和一个小孩子来较真呢?
毕竟人生的道路还长着呢!这个小孩子有朝一日也会长大成人,也会嫁人,但人总是有三衰六旺的,其实还没到死的那天,都很难说一个人的日子是很太平的还是什么。一个从小就没受过什么挫折的人,很难说以后会有什么大作为,也很难说一旦有了挫折的时候,是否具备着这种抵抗能力,于此,报道的也不少,什么受不了挫折跳楼、卧轨的往往就是以前生活得比较顺利的一群孩子。
就前年一个很特殊的例子,金融风暴来看,就把很多华尔街曾经显赫一时的名人在一夜之间沦为草根阶层。中老的年纪,一切才从新开始,个中滋味,局外人是很难明白的。不过有一点,就连他们自己可能也会认为是杯具吧?“东山再起”一词,在乱世尚且比较容易,但在一个社会已经完全步入了正轨的社会,谈何容易?这样的状态,还不如在自己少年时候就是贫穷的,至少那个时候还输得起吧?
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太平!不可能一辈子做小孩子不承担责任,到突发事件来了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壮年的时候,可能就会概叹,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明白这些呢?而对那些从小就受过苦日子折磨的人来说,这些,大概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吧?
以前,曾以讲述三国启示录出名的企业家、演讲家冯两努先生曾经来过本市讲学。无疑,他的生意成绩是足以令他感到骄傲的,别的不说,就说在新马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10年不到的时间里面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一笔,后来又在中国各个城市演讲,收取出场门票,名利双收。n年前,我去听了一堂他的演讲,才知道,原来他的出身很贫穷,还是寄人篱下的,他说,他小的时候寄人篱下,总是被栖家的那亲戚虐待,手臂上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他从那个时候就爱穿着长袖的衣服,大暑天气也穿,当时其实是为了盖住伤口,不让人看见他那伤痕累累的狼狈样!后来,他发愤图强,终于成就了后来的大业。
于此,他用很概括也很精确的一句话来做了小结: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少年得志,家门不幸”!大家看看我,可能就会有点明白了!
是的,少年贫穷,比老年贫穷好!因为前者往往会有励志作用,但后者,到壮年以后才明白一些道理,才开始发奋的话,比前者付出的代价就高很多倍了,而且人到中老年,精力也不能和少年人相比,这点不用多说,到最后得到的成绩肯定是没有前者那么大,也许还会徒劳无功——毕竟后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重来拼搏的机会!
有时候在想,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会让他去体验一下真正穷人的生活,尽可能给他一定的挫折和贫穷教育,从而让他在长大以后遇到同类事情,少吃一点苦头!也让他为前途而拼搏的动力变得更加强烈,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