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丹虹文集 !
罗峰十里隔云烟 势压登莱百万峰 系列文章
从上海大学毕业回到故乡后,几乎每年的阴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我都要和弟弟丹军登罗山主峰。
三月三是庙会,那天登山的有好几万人,几十里外的70多岁老大爷、老太太们,也都加入到信男善女行列,说是为了祭拜神灵保佑全家一年平平安安。
而九月就九就不同了,登山者了了无几,然而秋天的罗山最美,每当九月九登山我都会想起“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在上海5年大学生活中,我梦牵魂饶是罗山啊!如今上海同学忆山东兄弟,会想起我一个人啊!
罗山,古称阳丘山,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山脉呈北东走向,诸峰挺拔,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主峰757。1米。
罗山地形复杂,山峰峻险,沟壑深狭,谷中基岩裸露,山体由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富含金矿。
罗山离我的老家只有十几里,我从记事起,就喜欢她的英俊、挺拔向上,她的西侧是马山,东侧是玲珑山,形成三座大山连绵不断的格局颇为壮观。
上小学的时候,我经常看着她发呆,每当喝着清澈甘甜的罗山河水,心中荡起无限的感激之清,谢谢您罗山!是您的甘泉滋润了我,使我能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
三月三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天还没有亮,我们就来到罗山脚下。此时的罗山云遮雾饶,抬头看不到山顶,向前看不到人影,我们仿佛置身仙境中沿着登山的台级我们急速的爬着
不一会,弟弟就大汗淋漓,每当这时,弟弟看着背着照相机、摄象机、三脚架的我,步履是那么矫健,不得不佩服军人的伟大,我穿着绿色的军装爬山,从来就是一步跨两、三个台级。
很快,我们就置身在群山的怀抱里了,向东看,有一座山峰象一只老虎猛的回过头来,我用摄像机慢慢的把它拉近,当摄像机拉到21倍时“老虎回头”的壮观景色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一路上,我们不断的超越登山的人们,路旁摩崖石刻“渐入仙境”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知道离半仙洞已经不远了
关于半仙洞的来历,我从小就听老奶奶讲过:那是在很久以前,在这里住着一个老道士,他在山上,在一条大蛇出没的地方,发现一棵巨大的人参,他为了得到这棵人参历尽千辛万苦,耗时三年的日夜守侯,等到大蛇离开的时候,他在人参上系上一根红绳
等到夜深人静大蛇离去时,他顺着红绳找到人参并挖了出来,他从神井取来神水煮了两个时辰后天也亮了,这时有位道士找他下山有急事,于是他命小童看着火继续煮,并反复嘱咐小童不准开锅看,出门后他不放心又返回来再三嘱咐。
小童煮了一会后,洞内香气横溢,小童反复思考,师傅为什么不让我看煮的是什么,他想肯定上很好的东西,以前师傅从来没有如此嘱咐过;他好奇的打开锅一看,哈哈是一个小孩,好胖啊!好香啊!香味扑鼻一定很好吃吧。
小童谗的直流口水,心想等师傅回来一起吃吧;于是他就等啊等,一直到中午,师傅还没有回来,小童实在饿极了,他先吃了一条腿,想把其它留给师傅,可人参太好吃了,他实在忍不住又吃了一条腿,他又等了一会,师傅还是没有回来,小童于是把人参都吃了。
而师傅那天中午赶上人家大喜事宴请,实在走不开,喝酒又喝多了。等他醒酒后,他大喊一声:“坏了”!就猛望回跑,回来一看人参没了,愤怒之极就要打小童,可小童已经飘然离地,腾空而起,化为仙人。
小童在云端说:“师傅,锅里还有人参水,你喝了吧,让你活到九百九十九,记住以后不要在喝酒。”
老道士喝下半锅汤后,身体也飘飘然升到半空,正好是罗山的一半高度,他缓缓飘落下来,再也没有飘起来后来,他修身养性一直修炼,活到999岁。于是后人称此洞为“半仙洞。
老奶奶说:“人那 ,不该是你的东西,你不要强求,该是你的自然会来。”“记住长大后不要喝酒,喝酒误大事啊!”那时我才九岁,老奶奶89岁,我听的懵懵懂懂那一年老奶奶就离开人世,我清清楚楚记得她是吃完米饭后,坐着微笑离开的。现在想来,老奶奶的话多有哲理啊!
“到了神井啦!”弟弟高兴的叫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们来到神井,可不知为什么,神井永远是锁着的。神井 的南侧烟雾弥漫,鞭炮阵阵,人们在烧香、烧纸许愿燃放鞭炮我用摄象机记录下着与时代不同步的场面
咚 咚 咚 是谁在把钟声敲响!半仙洞到了。
半仙洞是在罗山南麓,三面峭壁耸立下,形成的一天然石屋;上悬断崖千尺,下临百米深涧,异峰林立,如拱如卫,苍松古柏,如黛如染。相传元代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曾修炼于此。据招远县志记载,仙门石洞是羽士班全真教修炼处。
大部分人,登到这里烧完香就回去了,但这仅登了罗山的三分之一高度。
我们来到半仙洞买上票,以前是两元,如今长到五元了,门前一副对联很有意思,可惜电脑打不出来,走进洞内,可见各种神像,还有道士,最使人难忘的是石炕,有病的人在上面躺一会就好了,还有药王庙,送子观音敲钟是一元钱敲三下,我一般敲九下。敲完钟后,我们就离开半仙洞。
沿着半仙洞石阶,盘旋而上,我们经过一线天,一个天钟,穿过了云外天,天外天,看到了另一番壮丽的景观,那是泰山都无法比拟的
那是罗山的主峰,还有今人叫绝的“挂锣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