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北朝帝业 > 第651章 诸大将军

第651章 诸大将军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北朝帝业 !

    西魏各方人马集结、整军备战的同时,在新改组的中外府中也正进行着一系列最高级别的会议。

    自从朝廷将宗室广陵王元欣和六位资望深厚的功臣陆续加封为柱国大将军以后,西魏国内军政大势便由诸位柱国共同商讨裁决,起码在表面上是有这样一个流程。

    就比如今次发兵进攻北齐,便是由众位柱国一同商讨之后做出的决定,而非太师宇文泰一人独裁。而此番出征诸位统兵大将的任命问题,同样是由诸位柱国来到中外府进行商讨。

    虽然名为商讨,但讨论的地点并非朝堂,而是由宇文泰所掌控的中外府,也可见宇文泰仍是这会议的主导者。其他柱国的意见也仅仅只是作为参考,拥有最大话语权的仍然是宇文泰。

    在诸位柱国势位崇高、不再负责一线的征战和统率人马的事务后,这些统军的大将军便等于是诸府军士的最高统帅。而在这场征事以前,秦州总管宇文导和荆州总管李伯山名位已授,并且一者负责留守关中,一者率军直赴河洛,自然不在这一系列会议讨论的议题中。

    但接下来每一位大将军的人选任命,对于国中局势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自然也都需要极为慎重的决定,需要充分采纳每一位柱国的意见。

    除了元氏三位大将军之外,接下来第一位获得诸位柱国共同认可的大将军人选即就是侯莫陈崇之兄侯莫陈顺。

    侯莫陈顺同样也是资望深厚的武川老人,只是差了随同贺拔岳进入关中平叛的履历,是跟随孝武帝一同西迁进入的关中。其后与台府的关系虽然有些疏远,但在大统初期关陇局面的稳定也都颇有贡献。如今其人被提名为大将军,无论个人的才能还是履历也都无可挑剔,几位柱国对此也都没有反对。

    当这一项任命获得通过后,参加会议的侯莫陈崇自然是忍不住笑逐颜开。他在柱国之中本就因为年龄问题而显得资历有些浅,如今兄长被任命为一线的统军大将军,彼此搭配权势顿时便凸显出来。

    紧随侯莫陈顺之后被提名的便是宇文贵,宇文贵虽非武川旧人但却是夏州大豪,而夏州一干人士乃是如今大行台赖以执掌国中军政事务的心腹之众。宇文贵作为其中的核心成员,又被大行台引为同族,如今升任大将军,也是情理应当。

    宇文贵之后受到提名的便就是豆卢宁了,看着李弼提出这个人选,在场众柱国心内也不免暗生吐槽,感情这第一波提名比的就是各自心腹?

    豆卢宁虽然被提名出来,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其实都没有笃定必选的理由,虽然这两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也都不够出众。

    虽然说当年作为侯莫陈悦部将,豆卢宁随同李弼归降大行台宇文泰,使得宇文泰得以控制关陇,但是侯莫陈悦部将中已经有一个李弼高居柱国之位。至于豆卢宁,给不给任大将军其实都说得过去。

    李弼掐着这个点提出豆卢宁,当然也是为了向几位柱国要人情。前边讨论侯莫陈顺和宇文贵两人的时候,他可都没有发声拒绝,大行台和侯莫陈崇若是拒绝自己的亲信老部下,这总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其他几名柱国,当然也没有强烈的反对动机。几人当中资历人脉最深厚的独孤信,已经有一个女婿早就提前就位了,如果还要争抢第一轮的名额,那吃相就有点难看了,而且得罪了李弼也直接杜绝了再拿下一个名额的可能。

    于谨、赵贵都是要看大行台的脸色,至于李虎因为久镇长安,本身并没有什么足够资格争夺位置的亲友部将,而且在之前授任元家宗室的时候,大行台已经充分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会儿自然犯不上因为一个自己没有需求的位置而得罪李弼。

    因为李弼提出的时机很巧妙,尽管豆卢宁的资历并不那么硬挺,但在一圈意见征询下来,在场也没有人明确的表示反对,于是这一任命便顺利的获得了通过。

    眼见李弼的提议获得了通过,赵贵顿时也变的活跃起来,张嘴提议道:“旧年清水公遇害,众将皆命悬贼手,赫连达勇而敢当,奔赴夏州告变求救。近年虽然事迹无显,但追述前功对关陇安定居功甚伟,堪居领军大将之职1

    旧年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惊疑不定,赵贵首倡拥戴宇文泰为主,而赫连达则亲自奔赴夏州将宇文泰迎到平凉接掌贺拔岳余部。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赵贵与赫连达可谓是宇文泰能够成功入主平凉的最大推手。

    然而赵贵此言出口之后,别席中的李虎脸色就变得有些尴尬,不待其他人发声,自己便先开口道:“赫连达不如达奚武1

    达奚武当然功勋出众,在大统初年几场同东魏之间的大战中全都有非凡的表现,而且去年又有和李伯山一同平定汉中之功。如果单纯按照功劳的话,其实应该是被最前提名之人,只不过因为与在场几位柱国并没有特别亲善的关系,故而并没有被率先提及。

    眼下李虎提名达奚武也并非与之关系多好,主要还是为的否定赵贵的提议。

    正如赵贵所言,赫连达近年有乏出色的表现,甚至至今仍然还只是车骑仪同,并非骠骑开府,若仅仅只是凭着旧年前往统万城通知迎接大行台便授予大将军之位,这显然就有点打脸李虎了。

    因为类似的事情李虎也干了,只是去的并非统万城。

    赵贵也是瞧着李弼目的达成的太轻松,所以才突发奇想试试做一个提名,却不想直接刺激到了李虎的敏感神经,而李虎所提出的人选又是一个让人不好质疑的人选,一时间也让赵贵颇感尴尬,不由得便转头望向大行台,然而大行台却直接避开了他的眼神。

    宇文泰对于每一位大将军的人选都有细致的考量,赫连达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如今被赵贵贸然提出,而若由他出口拒绝的话,多少会有凉旧人之心,索性避而不言。

    “达奚武确是一个合适之选,其旧年功勋已经有目共睹。去年的克定汉中虽然非其首功,但伯山淮南转击慕容绍宗之后,控制汉中情势,扑灭诸方贼情,达奚武也功不可没。单凭此节,居任大将军便无可挑剔1

    独孤信同李虎交情颇深,自然不能看着这个老兄弟发言冷场,但大行台没有直接说话,便自己开口说道。

    于谨、李弼在听完独孤信的发言后,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有了这几人的垫场,宇文泰这才开口表示达奚武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便确定了达奚武的大将军之位。

    至此,在扣除了之前便确定下来的两大将军和元氏三名大将军之后,会议中又决定出了四个名额,十二名大将军之位便只剩下了三个。名额越少,竞争自然就变得更为激烈。

    独孤信在发言力挺达奚武之后也并没有闲着,肯定了达奚武在汉中之战的功绩后旋即便又说道:“去年汉东之战,杨忠同样表现优异,扫荡随陆之间更直接就阵生擒南梁名将柳仲礼……”

    话讲到这一步算是前后呼应了,汉中达奚武只是给李伯山打个下手,已经足够担当大将军之位了,那么杨忠在汉东几乎独当一面,当然也不能厚此薄彼。虽然达奚武前功较杨忠更加辉煌,但就近年功勋而言,并没有明显胜出杨忠。    众人自知独孤信为何这么热切的为杨忠争取,两人之间的关系便等同于李弼和豆卢宁。也就是之前李伯山已经提前锁定一席,否则独孤信可能坐下之后就要为杨忠表功争取了。

    独孤信说这话的时候,两眼直勾勾望着李弼,显然是用眼神在强调之前豆卢宁事,希望李弼能够投桃报李。

    李弼这里还未开口发声,旁侧的于谨却抢先开口道:“其实若论近年功绩,韦孝宽坐镇河东玉璧城,几却强敌。旧年李伯山所以能够直袭晋阳,也在于东贼大军困顿玉璧城外啊!此功着实可钦可表,韦孝宽当真关西英雄男子,大司马以为然否?”

    独孤信原本是信心满满,可是听到于谨这么说之后,神情顿时一滞,眉头也皱了起来,望向于谨的眼神都带了几分火气。也就是他不似寻常镇兵做派,否则听到于谨这么说,怕是已经要直接拍案骂娘了。

    诚然杨忠是独孤信共事多年、情义深厚的老部下,而他与韦孝宽之间的交情颇深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两人之间除了荆州共事的情义之外,彼此间也是交情莫逆,员佐下属都可共用。

    韦孝宽玉璧之战的防守胜利可谓是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后续一系列影响天下大势的变故都是以高欢攻打玉璧未果、又遭晋阳被偷袭洗劫的双重打击之下羞愤去世而引发的。

    韦孝宽不只是功勋卓著,更兼本身就是关中豪强中的代表人物。如今中外府所统辖的府兵本就是以关陇子弟为主,韦孝宽得居一个大将军之位也是顺理成章。

    独孤信之前便打算在帮助杨忠争取一个位置之后,再为韦孝宽稍作发言助势,便就可以直接锁定两席,达成一个最好的结果。但今于谨却直接发言将此二者对立起来,有点要逼着自己二选一的意思,自然是让独孤信心中倍感不悦。

    这样的情况下鱼与熊掌兼得自然是不可能的,会议进行到这一步,大部分的名额已经被锁定,但国中够资格被提名的人却还不乏。在这种群众共议的氛围下,就算是大行台也不能一意孤行、违背众愿的强行委任人眩

    韦孝宽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都比杨忠要更加适合担任大将军。这也是于谨提名的刁钻之处,独孤信如果不对韦孝宽加以贬低,可能都保不住杨忠的大将军之位。

    可会议进行到这一步,仅仅只剩下三个名额了,韦孝宽估计已经是这些关中豪强们的最后希望,若独孤信发声表示反对,不只是接下来不知该要怎么处理同韦孝宽之间的私交,还可能遭到一众关中豪强们的忌恨,甚至影响到自家女婿李伯山。

    诸如接下来可能就会有人捏造流言,说独孤信因恐韦孝宽势大影响到李伯山在关陇豪强们当中的誉望和影响力,所以才刻意打压韦孝宽,否决其人担任大将军之职。

    独孤信还被于谨挤兑的眉头深皱、不知该要如何回应,旁边侯莫陈崇已经望着于谨不客气的皱眉说道:“于柱国此言欠妥,难道他关西英雄才是男子,别处英雄尽女子?韦孝宽虽然守城有功,但杨忠为国拓疆千里,守成之劳怎与开创之功相等?作此比较,本身就是轻慢战将功勋1

    讲到这里,侯莫陈崇便递给独孤信一个深有默契的眼神,而独孤信见状后也不知道这家伙的所谓默契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侯莫陈崇算是镇兵中的鹰派代表,对于越来越多的关陇豪强担任领兵将主一直心存不满,此时在听到于谨拿韦孝宽和杨忠做对比的时候,当即便旗帜鲜明的表态站在杨忠这一边,对于韦孝宽则不甚感冒。

    “尚乐此言虽然略显轻躁,但所持论倒也不是不无道理。正如人间论者常言李伯山才是国中少流第一人,余者纵然循规勤劳,但却并没有赫赫之功可称。李伯山为国开疆拓土,不只时流无人可比,更是远迈前人。若以此难易比较,杨揜于的确是更胜一筹。”

    待到侯莫陈崇发言完毕之后,宇文泰便也开口说道,转又望着独孤信颇为体贴的笑语道:“大司马于此两员交情深厚,或许也正困于此,不便于直言孰优孰劣。就此二者该当取谁,大司马便暂请惜声,我是心属杨揜于,不知你等诸位呢?”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点头认可杨忠要比韦孝宽更加适合担任大将军。

    独孤信听到大行台这么说,心中顿时便又滋生闷气,感情我这提名一番结果人情全被你占去了,倒把我自己搞的里外不是人!

    虽然他跟杨忠之间感情深厚,自然不会因此有什么动摇误会。但是酝酿多日的一件事情就这么被大行台和于谨摆了一道,自然也是让他心内愤懑不已。如果运作得好,他这里可以直接掌控三个大将军之位,可谓一枝独秀,但现在看来,大行台也是打定主意不想让韦孝宽过早上位了。

    等到杨忠的位置被敲定,那便只剩下两个位置了。

    宇文泰长叹一声,旋即便又说道:“旧年邙山一战使我六军精锐骨销河洛,国中几乎没有胜甲营士可用,可谓是羸弱至极。外又有强敌顽贼将待噬我,无奈之下不得不大辟关西豪杰义士披甲充列,使我复有征讨顽贼之力。如今推举大将、分授领兵,也不可罔顾关西之民情乡愿1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点头,包括不怎么喜欢关中人上位的侯莫陈崇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军中关西子弟占了主流,如果完全不给他们话语权,军队的凝聚力怕是就会马马虎虎。

    “李万岁世居原州,兄弟几人并为当世骁勇,并且久从征戎、战功赫赫,今以此时位授之,褒扬前功种种,也称得上实至名归。除此之外,想今关中时流也并无雄士可以胜之。”

    做出一番铺垫后,宇文泰便又开口点名了他的心腹李远。李远原州人士,说他是关西时流的代表也说得过去,而且本人战功赫赫,乡势雄厚,的确是一个恰当的人眩大行台作此任命虽有私心,但也不失公正。

    至此十二大将军已经确定了十一名人选,而最后一个,宇文泰便提议授予大将王雄。王雄其人虽然不以事迹出众,但在跟随贺拔岳初入关中时,官职要比赵贵等人还要更高,如今凭此资历出任大将军,同样也无可厚非。

    随着十二大将军尽皆商讨授定,时间进入九月,诸军也早已经汇集华州、整装完毕。

    宇文泰此番亲自统兵出征,以柱国于谨为前军大都督,先行前往弘农督统彼方李远并即将从三鸦道北进河洛的荆州诸军,为大军前阵先锋。

    十二大将军的封授形式和先后顺序暂不可考,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当中的人事关系,就用这样一个场景说明一下。。。一个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