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达人 > 第二章 正果(4-6)

第二章 正果(4-6)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达人 !

    4

    第三天下午,永柱和永安让东邻世三嫂接走了,西邻世六嫂在何老七家帮忙,何老七也在家忙。晌午歪,突然,歪瓜声嘶力竭的一声嚎啕,响晴的天打呱啦(雷),何老七和六嫂,都吓得一腚蹲到了地上,歪瓜娘也吓醒了,浑身哆嗦成个蛋儿。

    歪瓜嚎啕不止,惊天动地。

    自么呵护都没用,过了一大会儿,歪瓜嚎啕依旧,叫人惴惴不安。歪瓜嚎啕,争分夺秒,一停不停,声嘶力竭,凄厉恐怖。

    歪瓜,从晌午歪嚎到黄昏嚎到傍黑天嚎到大黑天了,一丝一毫没停下来的迹象,叫人惶恐不安。

    歪瓜娘道:“叫大娘来看看吧,老人家许能看出个仨俩来。”

    六嫂和道:“鞥~,叫大娘来看看吧。”

    何老七道:“呃,我去请。”何老七点上保险灯,提溜起来,出了门,下大门台子向东走。

    到了街东头,刚拐入东沟西路,下起小雪来,何老七天气预报,又得么准了。

    大娘宅子和爷一排,隔着一户,住东头。

    何老七的爷,兄弟姊妹五个:大爷、二大爷、大姑、二姑、爷。大爷大娘,生了五个儿俩闺女,老小没满月,大爷天花不治,去了天国。

    大娘把七个孩子拉巴成人,在养育孩子上有了特别觉悟,她八十一了,慈眉善目,宽容豁达,一副菩萨像,是本家名副其实的家长。

    何老七到了大娘家,说了来由,大娘拎起把棍儿就跟何老七走,她腰不弯背不驼、耳聪目明,何老七轻搀一下,是个照应,到了前街东头,传来了歪瓜没命地嚎哭。

    大娘笑道:“人不大,声腔子不小,京剧老生的好料呃。”

    何老七叹道:“鞥~,不知能活下来了啵,忒赖了。”

    大娘生气道:“臭腚眼子,一霎不喷,憋得慌是啵?”

    何老七忙道:“老七错了。”

    大娘不解气,怒道:“老七,你一个喷子呃,你十八岁当了村干部,咋当得呦。”

    何老七忙道:“老七该骂。”

    ……

    何老七轻搀大娘,进了屋。

    歪瓜娘道:“呃,大娘来了。”

    三嫂道:“大娘过来了。”接过把棍儿,立到墙上。东邻世三嫂替走了西邻世六嫂,正在侍维永柱、永安睡觉。

    大娘来到东床沿儿,笑道:“叫奶奶了了。”

    歪瓜娘叹道:“大娘,孩子从晌午歪到这,就这个嚎法,一停不停。”

    “嗯。”大娘笑得慈祥,叫三嫂端盆热水来,大娘把双手泡到热水里。

    永柱和永安啯啯啰啰的,一会儿,没了动静儿。

    歪瓜在嚎啕。

    大娘,双手泡了一大会儿,拿出来擦干,掀起大襟袄,揣进怀里。她凝视着歪瓜,眼睛放射出奇异的光亮来。

    何家卫子冬夜,伸手不见五指,空中落下雪花来,偶有狗叫,黄鼠狼惊扰了它。

    夜静极了。

    歪瓜嚎啕,倍增了夜的静寂。

    都没话。

    大娘凝视着歪瓜,眼睛更亮了,放射出更加奇异的光亮来。

    都屏气凝神。

    歪瓜声嘶力竭,似乎世界是属于他的。

    唉~,何家卫子冬夜,耳屎掉到地上都砸得“嘭哧”一下子的份儿,歪瓜自么个嚎啕法,邻世家自么受呃,何老七心里满了愧疚。

    ……

    大娘从大襟袄里抽出手来,小心翼翼地伸到歪瓜的小被子里,轻柔地呵护着孩子,像触摸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动作温柔得像羽毛轻抚,仨晚辈感动得一塌糊涂。

    忒神奇了,歪瓜嚎啕渐轻,一会儿,嚎啕戛然而止,这地覆天翻的变化,仨晚辈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歪瓜,静静地睡了,呼吸均匀,小脸柔和。

    大娘笑笑,双手滑出小被子,整了整小被子,道:“孩子没毛病,忒好啦,能长命百岁。”

    仨晚辈,遂喜上眉梢。

    何老七望着大娘道:“孩子醒来,还嚎啕吗?”

    大娘道:“老七呃,嚎,啕,是孩子的生活,练嗓门儿练身板儿练能耐呃。醒了,照旧嚎,啕。老七呃,我就不明疤瘌,你不叫孩子嚎,啕,还叫孩子,明日儿替你到村里开会、到坡里翻地里么?”

    仨晚辈,爆笑。

    大娘道:“孩子起名了么?”

    何老七道:“起了,夜来早晨,俺爷起的,叫歪瓜。”

    大娘噗嗤笑了,道:“恁爷,忒吴家寨子(花哨)了,三十个孙子起得啥名哎:门墩子,碾磙子,碌碡,砖头,镢头,刨子,砂子,石蛋子,马蹄子,土豆,荆轲,橡子,竹竿(永柱),石榴,山枣子,地瓜,窝瓜,冬瓜,西瓜,南瓜,竹桶(永安),北瓜,甜瓜,丝瓜,苦瓜,锅盖,扣子,缸子,井盖,夜来早晨,又整个歪瓜,嗯~,往后,就起煎饼、馍馍喽。”

    仨晚辈,爆笑。

    大娘道:“大名,起了么?”

    何老七道:“没,大娘赐一个啵。”

    歪瓜娘道:“大娘赐一个啵。”

    大娘道:“呃~,大名,上学使,大了使……”

    她冥思着,自说自话:“嗯~,也别鼓捣何家卫子(洋气)的了,实事求是地起一个呗。小名歪瓜,呃,歪瓜,这瓜咋就歪了呃,咋个歪法呃?”

    一会儿,大娘慈祥地笑了,道:“呃,小名歪瓜,大名匀和一下呗,叫正果吧。”

    仨晚辈,欢呼道:“好名!”“好名!”“好名!”

    又聊了一会儿后,大娘道:“孩子醒叻,还嚎还啕,恁俩不是爱听戏吗,当戏听就行了。老七呃,送我回去。”

    老七应道:“好嘞。”就去点保险灯。

    5

    吴家寨子,是斜阳县吴家寨子公社驻地,一个村寨。秦朝那会儿,成了市镇。清末,这里工场、商铺、旅馆、赌场、烟馆、妓院、戏院、……,应有尽有,是斜阳县的十里洋场,吴家寨子成了万花筒、多姿多彩、多样化、五彩缤纷、花哨、过瘾、狗血、酣畅、爽、花样多、……、另类、拉风、牛屄、厉害、花哨、俏、咖、不可思议、滑稽、怪诞等等诸如此类的代称,演绎成了歇后语,可褒可贬,意思随语境、情境、意境、人物、事件、……等等的不同而变化无穷,灵活、活泼、生动、有趣。一年又一年,吴家寨子的名气,盖了斜阳,盖了龙平,盖了更广大的地方。

    6

    何家卫子村,宋朝有了建制,那时叫何家村。何家村背依龙山,西傍龙山河,明朝成了屯兵重镇,人们便称“何家卫”、“何家卫子”、“何家卫子村”,久而久之,“何家村”就被“何家卫子”取代了。

    何家卫子村,有17个姓氏家族,人口过了4000,是斜阳县城关公社第一人口大村。17个姓氏家族,人口由多到少为:何,明,司徒,冯,金,刘,张,李,吕,施,孙,郎,牛,周,章,展,约翰(岳)。

    自明朝始,何家卫子有人漂洋过海、远走他域闯世界,这些人返乡,就把洋气带回来。何家卫子17个姓氏家族,7个有海外关系:金家〓朝鲜+韩国,施家〓日本,展家〓马来西亚+香港,章家〓马来西亚+香港,司徒家〓马来西亚+香港,约翰家〓欧美,牛家〓欧美。何家卫子,成了洋气的代称,久而久之,何家卫子(洋气),成了歇后语。一年又一年,何家卫子的名气,盖了斜阳,盖了龙平,盖了更广大的地方。

    何家卫子,过年一起送家堂的,一般是一个老老爷的后代,叫“一家子”;一个个“一家子”构成“本家”,一个个“本家”构成一个姓氏家族。

    约翰家族的形成,源于一段传奇。荷兰青年传教士约翰,在何家卫子布道,和牛家姑娘,俩人一见钟情,落地生根,有了约翰家族。如今,约翰家族有一位五十四岁的大叔(一九〇九年生),是村里领袖人物之一,按辈分,何老七称他约翰大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