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枭雄 > 四六节 机缘

四六节 机缘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大宋枭雄 !

    今日已是八月初一,不知不觉,义勇军入辽有几天了。

    入秋时节,草原上风已经大了起来,义勇军趁着天色尚未完全黑下来,还能依稀看见前路,在朔朔凉风中继续前行着。

    大军已经马不停蹄的向西走了数个时辰,估摸着已经行进了不下四五十里,前军哨探回来禀报,前面两里之外已经到了桑干河畔,宋江这才传令下去,全军全速前进,今夜在桑干河边宿营。

    “杳杳桑干河,悠悠沧海流”,桑干河在春秋战国、秦、西汉时被称为治水。东汉、三国、北魏、隋代被称为漯水。相传,这条河在桑葚成熟时,河水就干涸了,于是有了桑干河之称。桑干河起源西京武州府过燕京入大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义勇军今夜便是在桑干河的南岸宿营,跋涉数十里之后人饥马渴,定下宿营之地,附近的河边,一批批的战马被牵去饮水,战士们在黑暗中饮着热水嚼着面饼肉干。匆匆饮食之后,将士们裹着行军的毯子,和衣而卧进入梦乡。

    并非宋江做人刻薄,只是现在逼不得已,隐蔽自己行踪才是要务。要是几千人在平原上升起篝火,那火光冲天的架势,这平原上百里外都能把天边的亮光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只有委屈自家义勇军,不能吃到热食了。

    义勇军将士将冰冷食物吃得开心,辽国众俘却吃得口中无味,难以下咽。这种行军干粮,只是为了能够充饥且方便携带,口味不可能好得到哪里去。不过就算味道不好,众俘虏们也无可奈何,看守他们的义勇将士也随便他们吃不吃,不吃得话还能省下不少行军口粮。

    宋江一到宿营之地,还不等开始晚食,就一头钻进行军的小帐篷里面休息,这两日他也是太累了,整夜整夜的无法安眠,几千人的性命都压在他的肩膀,只要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宋江并不知道,就在义勇军安歇之时,辽国境内已有两路兵马在赶往涿鹿山的途中。他更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临时决定和萧奉先的合作,使得义勇军免去一场大劫,以后的征途上轻松许多。

    辽军已有两路军马赶到了涿鹿山辽主营地,一南一北。北面到来是奉圣州的军马,由州刺史萧海曙带领着,已经在半个时辰之前赶到了涿鹿山,现正在辽主原来的营地扎营。

    奉圣州在涿鹿山之北,约五十里处。得残兵报信,刺史萧海曙并未立即发兵救援,而是派人去城中几家大姓和附近的部族召集人马。他这么做也是事出无奈,奉圣州原本兵马就少,大部还都是乡兵步卒,要是徒步赶去时间耽搁太久,况且乡兵疏懒训练并不能战,平常维持持续,休整街道这等琐事是可以的,要说冲锋陷阵那就强人所难了。所以萧海曙宁愿等待部族骑士聚合成军,也不愿意领着乡兵南下勤王。

    其实就奉圣州到涿鹿山的短短路程,就算部族军马到的迟,也不至于晚间才能抵达。之所以这么晚到,是因为萧海曙还存了另外一个心思,据辽主御帐亲军的逃兵言讲,这支宋军骁勇异常,只三千多人对阵五千御前宫帐,竟然大获全胜!辽主亲军只有几百人逃出,这个战绩实在骇人听闻。

    要知道这可不是投机取巧的战果,是硬碰硬打出来的!萧海曙心中衡量一下,就靠着现在自己征召来一两千的部族骑士,对上那支队伍只怕是送死的料,是故他也暗暗的拖延着时间,希望自己赶到的时候,宋军已经远遁而去。天色昏暗之时,他终于忐忑不安的赶到涿鹿山,幸运的是宋军果然已经离去。既然宋军已去,天色又黑了下来,萧海曙便在已被烧毁的营旁安扎了下来。

    奉圣州军马扎营之时,又一支军马赶到了涿鹿山,这支正是四军太师萧干率领的三千奚族骑军!

    萧干今日大早得了蔚州战报,心急火燎的带领昨日才南下析津府的奚骑飞速赶往蔚州。大军人不离鞍、马不停蹄过了六安山行至燕赵古长城时,正好撞见了败退下来的萧德里底。

    萧德里底和萧干虽然都是姓萧,可并不是一路。萧德里底是契丹萧氏大族,萧干则是奚人,本名奚回离保,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这萧干不过是辽主赐姓为萧以后,改称萧干。

    萧干身为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路兵马事,与萧德里底这北枢密使虽是旧识,却没什么过往。概因萧干自身胆气过人、趫捷而勇,这官职都是自己一路拼上来的。而萧德里底此人,虽也有些勇武,却是靠奉承辽主、巧言令色从而得来的高官显爵。是以萧干向来瞧不起萧德里底与萧奉先之辈,自然和他们不会有过多的往来。

    萧德里底带着数百人亲眼见到辽主耶律延禧被擒,匆匆忙遁走要去燕京城求援。不曾想慌忙之中出错,被义勇军稍稍追赶,一头闯进了西梁山。等到出了山再南下寻到大路,这已是浪费了几个时辰,这才阴差阳错的在长城边上撞见了萧干。

    两人相遇之时已是下午,萧干得萧德里底哭诉,获知辽主及一应大臣被宋军俘获,直若云里雾里一般。他如何也无法想象,这五千御帐亲军,怎会被羸弱的宋人硬生生击败,竟然连陛下都折在里面去了。难道五千人马不是宫帐军而是百姓?怎么会挡不住三千宋军,陛下连逃都逃不出?

    萧德里底也无颜应对萧干质问,只能闭口不言,不断催促萧干北上涿鹿山。待萧干大军开拔之后,他自己却并不随行,而是领着数百残兵先行退回析津府征调大军。

    萧干一路北上,心急如焚,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怎样他都无法彻底相信萧德里底的话。一路上都在思索,是不是萧德里底心生异心,或是女直人南下了?

    直至他再次遇见萧奉先,这才算是完完全全的信了此事。萧奉先和他碰面也是猝不及防,刚刚带了几个自己亲信离开宋军南下,还走得不到几十里,就遇见了萧干的大军。

    萧奉先见萧干所带均是奚族精锐骑军,心里反是有些着急。现在宋军人少且久战疲师,怕未必是萧干的敌手。这个时候他正是用到宋军之时,怎么能让这萧干坏了自己的大计?

    萧奉先手持辽主耶律延禧的圣旨,下命萧干一路缓行,只可远远吊住宋军,切不可无端惹起是非,以防宋人无路可走之下,行不义之事伤害天子。

    这圣旨一下,萧干满心不愿,但也只有唯唯听命。萧奉先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生怕萧干阳奉阴违,留下一个亲信在军中看着,这才继续南下。

    在萧奉先亲信严格监督下,这剩下的几十里路程,奚军足足走了有三个时辰才算赶到。赶到之时,营地已经化为一片灰烬,只有另一支前来救驾的队伍在边上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