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汉家天下 > 第39章 辉煌与选择

第39章 辉煌与选择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三国:汉家天下 !

    “拱辰说袁绍乃是四世三公,那么拱辰可知这四世三公背后的道理?!”单甫问完,笑眯眯的看着刘星。

    这一问,还真的给刘星问住了,他自己只是听着耳熟,或说是这是袁绍的标签,但道理还真的是不懂。

    单甫见了,开始讲起,提到了大名鼎鼎的董仲舒。

    董仲舒在汉景帝时为博士,到了汉武帝时,下诏征求治国之策,经历汉初黄老之治,汉武帝不得不迁徙富豪,打击豪强。

    董仲舒上《举贤良对策》,主张教化民众,唯贤是举。  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说,并进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了日后的中国历史。

    武帝时,只要有人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部,都可以为官,其中果然有一人,以读懂一部《诗经》就出任一县令,随后是一路升迁,为太守、为京官,后来升到三公之位!

    这个过程是相当快的,因此,天下之人无不以读书为人生目标,在山东,有人说,即便你有千亩地,有百两金,都不如读懂一部经书。

    因此,有志之人,无不以读书为人生信条。

    汝南袁氏也是因此崛起。

    高祖父袁安,为章帝时司徒;

    曾祖父袁敞,为安帝时司空;

    祖父袁汤,为桓帝时司空、司徒、太尉;

    其父袁逢,曾为本朝司空、叔父袁隗为本朝现在的司徒!

    不仅如此,还有一人,家族同样显赫,就是现在的京兆尹杨彪。弘农杨氏目前是三世三公,而且是三世太尉。

    曾祖父杨震,安帝时官至太尉;

    祖父杨秉,桓帝时官至太尉;

    父亲杨赐,在本朝历任太尉、司空。

    如今杨彪身为京兆尹,未来大概率也会升为三公,与袁氏家族同样都是现在京城中的名门望族。

    这是一段历史,而单甫要讲的更要具体,而且逻辑性更强。

    天下人有很多,为何汝南袁氏能够崛起,是有脉络的。

    首先,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开始启动,从举孝廉,到外放太守历练,之后回京任九卿之一的太仆,再之后升任司徒。

    袁绍曾祖父袁敞,也是举孝廉,外放太守,之后回京,还是任太仆,但之后升任的是司空。

    袁绍祖父袁汤,还是举孝廉,外放太守,之后还是太仆、光禄卿,最后司徒、司空、太尉当了个遍。

    而到了这,还是要提一下,这些官职都是士大夫能够做到的顶峰了,但朝堂可并不是士大夫的,还有一派重要的势力,那就是外戚。

    正是从汝南袁氏的袁安开始,就不断的开始与外戚进行斗争,汉代最着名的外戚,有吕氏、霍氏,之后就是窦氏了。

    袁安那个时代就是窦氏当权,窦氏有大将军窦宪,也是主战派,而袁安是主和派,当时的皇帝年纪小,两人是明争暗斗。

    因为外戚话语权大过士大夫,窦宪出兵匈奴,而且大胜,按理说,袁安应该被打击。

    可结果是,长大后的皇帝认为,外戚大将军窦宪已经是封无可封了,自己会受到他的控制,因此将窦宪治罪。

    看,无论你外戚多么厉害,最终还是会因为皇帝更替或者是皇帝成年后被弃。

    因此,袁安主张后备,必须要远离外戚,不能够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按照自己家的升迁之路按部就班就是。

    东汉皇帝,接连都是小皇帝,太后只能仰仗这娘家人,因此,外戚干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俨然成为了东汉末年几个皇帝的循环。

    终于,到了袁绍祖父袁汤,他之所以三公挨个当了个遍,那是因为他有拥立桓帝登基。

    到了袁绍的上一代,父亲袁逢,前面走得路线还是和历代一致,甚至也经历了拥立灵帝登基的盛世。

    不过,这次不同的是,首次和外戚结盟,结盟的对象就是大将军窦武,对,还是窦氏。

    窦氏此番又成为小皇帝家的大将军。

    之所以袁氏和外戚联手,不是袁逢忘记了袁安的家训,而是他们的对手太过于强大,那就是宦官。

    可结果呢?

    窦武失败了,在第二次的党锢之祸中被杀。

    外戚还是逃不了那个宿命,而因此,就有了流水的外戚,铁打的袁氏,袁逢在党锢之祸中“洁身自好”,最后是善终。

    实则,非也!

    袁逢之所以善终,那是因为他做了双面间谍。

    这里还有一人,就是现任的司徒,袁隗,这就是刘星上级的上级领导了。

    袁隗,是袁逢之弟,年轻时就担任显要职位。而袁隗担任三公还是在袁逢之前。

    两兄弟,看得清形势,甚至外戚并不能长久依托,只能利用,连着两任皇帝,都是宠信宦官,那么他们也要内附宦官。

    但宦官往往为士大夫所不耻,因此,袁隗在族中找了一人,名叫袁赦,打入了宦官队伍,内外扶植,如今当上了中常侍的显要之职。

    袁赦以袁逢、袁隗居三公而傲,对他们格外尊敬,以他们当外援。袁氏兄弟又依袁赦为内应,一时间汝南袁氏在朝中贵宠无比,也与其他公侯家族不一样。

    刘星听到这里,忽然回想起自己求官的那日,袁隗就对袁绍说不要和外戚大将军们过往甚密,更不要得罪宦官的事情。

    哎呦,原来如此啊!

    可为什么袁隗不直接将利害原因讲清楚呢?

    单甫哈哈大笑道,“你可知袁本初的身世?”

    “什么身世?!”

    “袁逢的嫡子是袁基和袁术,而袁绍则是庶子,他的母亲乃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婢女!”

    作为现代人,知道嫡出和庶出的意思,但听古代人如此语气的讲,看来自己是是只知道差别,不曾想到嫡庶的地位相差如此之大。

    单甫的意思是说,袁家连着四代都在培养家族中的下一代,但这个下一代是需要无数的资源去培养的,看来,因为嫡庶之别,袁绍并不是上一代所挑选的对象。

    因此,袁绍就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单甫继续道:

    “袁绍自知无法按照袁家早已设定好的路线前进,虽然在青年时就做了郎官、县令,可是在母亲死了,守孝三年之后,除却一身的官职,他在干什么?”

    “干什么?!”

    赵达接过话头,补充道:

    “袁本初,出身名门,此人又相貌俊美,举止威仪,可却能降低身份倾心结交能人异士,士人不论身份贵贱全部抢着投奔他,袁绍都以平等的礼仪相待,君不见来访宾客的各种车辆已经挤满了雒阳的大街小巷了吗?!”

    “也许,第三次的党锢之祸就要来了!”

    这一句是赵达的结论!

    “这下,拱辰可知自己该如何选择了吗?!”

    刘星心想,自己要是继续留在司徒府,大概率是和袁绍一条心了,不然面子上过不去。

    那么按照他们说的,袁绍还是要败!

    “可,我能脱离开来吗?毕竟袁绍对我有知遇之恩啊!”刘星似乎在抛砖引玉。

    结果,对面两人都是哈哈大笑。

    “观,拱辰之才,岂是甘居人下,说走就走,才是拱辰的性情!”

    哎呦,看人真准啊!

    但,他们知道黄巾之乱吗?马上就要来了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