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 第139章 邀约论道,世家宗门的试探!(求订

第139章 邀约论道,世家宗门的试探!(求订

作者:沉默的不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

    第139章 邀约论道,世家宗门的试探!(求订阅)

    想想也就能理解。

    那李文道既然有着如此齐天之志,又岂是甘于人下之人?

    莫说杨安只是大乾太子,即便是登基称帝后,成为大乾天子,恐怕也很难将其收于麾下。

    甚至别说将其收于麾下了。

    恐怕就是获得对方认可都难之又难。

    这一点,不仅王太傅心知肚明,就连杨安也能想象得到。

    对此。

    杨安表示,一切随缘。

    这李文道虽然是绝世大才,但杨安也没想过一定要将其收于麾下。

    他又没有收藏癖。

    李文道是不是绝世大才,跟他有什么关系。

    最重要的是,杨安并不觉得李文道会是一个好的治理国家的人才,更不认为这天下离开了李文道,就运转不起来。

    哪怕没有李文道出现,他也有信心革旧鼎新,天下大治,让自己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道天帝。

    当然,这不是杨安故意看低李文道。

    而是自古至今以来,圣人这种存在,尤其是儒家出身的文道圣人。

    你让他们做学问,研究礼法哲学什么。

    肯定是无往不利。

    但你让他们治理国家?

    那就呵呵了。

    想想前世的孔子周游列国,唯一重用他的鲁国,还差点被他搞出大乱子来。

    由此你就知晓这些儒家圣人们在治理国家方面是什么成色了。

    说白了。

    学问是学问,礼法是礼法,哲学是哲学,做官是做官,治国是治国。

    并不是说学问好,知礼法,懂哲学,就能当一个好官,治理好国家的。

    所以杨安对李文道这人是真的一点都不感冒。

    哪怕有王太傅大力推荐,也兴致缺缺。

    毕竟在他看来,想要真正治理好国家,靠的绝对不是某个人,而是一套完善的国家制度。

    这一国家制度,包括且不仅限于行政制度,律法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税收制度,商业制度,军事制度,科研制度等等。

    以行政制度为主体,律法制度为根骨,经济制度等为枝叶,最终铸就出一个辉煌帝国。

    所谓的学问渊博,智慧卓越等。

    说的就跟哪个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是傻子一样。

    事实上,莫说是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强者了,即便是武道三品的神变小宗师武者,其大脑运算效率也要超出常人千百倍不止,有着过目不忘之才。

    倘若他们愿意钻研某个领域,必然能成为某个领域中的宗师人物。

    甚至如果他们能将所有的心思用在当官治理国家上,又有哪一个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人才?

    所以不是杨安看不上李文道这个被儒家誉为万年圣贤种子的绝世大才,而是普通的上三品武者更有性价比。

    大乾王朝之所以不能将这些上三品武者很好的利用起来,无非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外加世家和宗门的阻碍罢了。

    只要他能横扫世家宗门,再制定出一个好的帝国人才选拔制度,就不怕没有人才使用。

    如此一来。

    他又何须去贴人冷屁股,非那李文道不可?

    并且杨安也觉得李文道的圣人真意不切实际,太过虚无缥缈。

    一个连武道仙神境界都没有达到的小小天人武者,竟然想要成为天道圣人,与天平齐。

    这不是开玩笑嘛。

    天道圣人埃

    那是何等伟大的一个存在。

    哪怕杨安有着血色进化晶石辅助,有着前世的记忆和智慧,都不敢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伱一个小小的天人武者,连仙武之道的本质都没有吃透,上古仙道修行的桎梏都没有跳出来,就敢妄想着成为天道圣人。

    究竟是你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杨安心中吐槽不断,对王太傅的举荐充耳不闻,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太子殿下,老臣这次前来,也是受那位李司业所托。”

    “此次上阴学宫派人前来天京城观礼,所来之人,便是李文道。”

    “他对太子殿下评价极佳,认为殿下有着真龙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州武道天子,所以想要同殿下论道一二。”

    王太傅见杨安不为所动,只能摊牌说道。

    说到最后,他还不忘用蛊惑一般的语气诱惑道:“老臣认为,这对殿下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好事。”

    “倘若殿下能礼贤下士,折服那李文道,将其收于麾下,不仅能获得一个王佐之才,更是能让殿下的贤名传遍整个神州天下,引得天下大才纷纷来投。”

    折服李文道,贤名传遍神州,天下大才来投?

    杨安听到这些话语,忍不住抬头瞥了王太傅一眼,用一种毫无感情的声音问道:“那王太傅可有想过,以李文道的心志,又有谁能将其折服?”

    “或者说,倘若孤的志向不能得到李文道认可,此事传出之后,对孤又有什么影响?”

    不是杨安多想。

    而是如李文道那般疯子,杨安可不觉得这天下有谁能让其折服。

    莫说此时的他仅是大乾太子。

    便是大乾天子,乃至是当世仙神。

    恐怕也很难让李文道心悦诚服,将其收入麾下。

    一旦杨安和李文道论道,不能获得其认可,这事情传出去了,天下人又会怎么想?

    他们是会相信李文道这个上阴学宫的左司业,名满天下的儒家亚圣呢?

    还是会相信杨安这个默默无闻,毫无根基的大乾太子呢?

    这事情恐怕想都不用想。

    一旦杨安不能获得李文道的认可,不能将李文道收入麾下。

    恐怕用不了多久整个神州天下都会谣言满天飞,说杨安这个大乾太子名不副实,难当大任。

    所以这事情对杨安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摆明了就是要坑他。

    有人想要借李文道的手,来打击他的威望。

    “殿下多虑了。”

    “老臣相信,以殿下的风采,绝对能让那李文道心悦诚服的。”

    “并且……”

    王太傅说到这里,微微一顿,随后沉声叹道:“并且,如今整个天京城都已经传遍了李文道要与殿下论道的消息,殿下若是拒绝,恐怕……”

    恐怕什么?

    王太傅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杨安却已经懂得。

    如今杨安正值声势最隆的时候,而那李文道同样是神州天下最富盛名者。      两人论道,无疑是一件足以轰动整个天下的大事件。

    所以此事无论真假,都必定会轰动整个天京城,乃至是整个神州天下。

    杨安不知道这事情是不是李文道的手笔,却也能猜到暗中之人的想法和算计。

    无非是借李文道来打击的他的威势,并且为了防止他不接受李文道的论道,直接就放出消息说李文道要邀约杨安论道一常

    在这件事中。

    杨安觉得,李文道或许不是主谋,却也是顺水推舟,想要同他论道一常

    原因很简单。

    因为李文道想要让自己的武道真意更进一步,让自己的武道境界更进一步,就必须将自己的圣言真意化作实践,用实际行动来坚定自己的圣言真意。

    可惜的是,如今的神州天下,想要厘清阴阳,又岂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无不是一个个的庞然大物,趴在整个神州天下上方贪婪的汲取着万民血髓,更有那王朝三灾,将整个天下搞得一团糟。

    面对这般万古不变的神州格局。

    哪怕李文道身为上阴学宫的左司业,有着齐天之志,也是束手无策。

    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寻找到一个想要改变,且有能力改变天下格局的志同道合道友。

    自己的出现,以及自己在海洲的所作所为。

    无疑是让他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

    所以他才会这般迫切的想要同自己论道一场,想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改变神州格局,横扫天下世家宗门,成为神州武道天子的大魄力和大志向。

    如果自己的表现,符合李文道的想法,必然能获得他的支持。

    但万事有利就有弊。

    想想看。

    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的掌权者又不是傻子。

    李文道的圣言真意早就已经被天下人知晓。

    一旦自己获得李文道的认可,自己想要荡灭天下世家宗门,成就武道天子的心思,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此一来,九宗六道,十二世家,乃至是天下宗门世家等,对自己没意见才怪。

    为了一个疯子,提前将自己立在天下世家宗门的对面,吸引整个天下的仇恨。

    这不是开玩笑嘛。

    那李文道又不是褒姒,貂蝉,杨贵妃。

    杨安怎么可能会为了他,舍弃如今的大好局面。

    所以杨安听到王太傅话后,几乎想都不想,便直接拒绝道:“没什么恐怕的,孤怎么做,难道还要在意其他人看法不成?”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1

    “这完全是一个笑话。”

    “那李文道以为自己是谁?”

    “代天执行,厘清万物,制定天地秩序?”

    “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在孤看来,这李文道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疯子,真要按照他的想法,恐怕就连人间的天子宝座都不能满足他,换做仙界的天帝宝座还差不多。”

    杨安冷笑着说道,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文道论道。

    他很清楚。

    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能容忍李文道的存在,那是因为李文道就是异想天开的疯子,他的圣言真意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甚至在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的掌权者眼中,李文道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除非能执掌整个上阴学宫,获得上阴学宫的古仙器认可,否则根本就不用在意。

    但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能容忍李文道,并不代表能容忍杨安。

    因为杨安一旦杨安有生出这样的想法来,他真的能改变整个神州格局,有着掀桌子的实力。

    所以李文道对杨安的论道邀请。

    又何尝不是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等人对他的试探。

    杨安又不是傻子,能同意才怪。

    毕竟武道真意骗不了人。

    若是有人从他的武道真意中感受到了唯我独尊之意,非说他想要荡灭天下世家宗门,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道天子。

    他就算是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埃

    因为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

    甚至杨安非常怀疑,是不是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的想法,想要革旧鼎新,用前世的社会制度来改造大乾王朝,借此来真正彻底的改变天下格局。

    所以自己才能获得大乾国运金龙的非一般青睐。

    此方世界的武道传承悠久,更有诸多神秘莫测的仙道秘法存在。

    既然大乾国运金龙能感知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乃至是潜意识的想法,又有谁能保证说,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中没有这样的秘法?

    当然,只不是说杨安怕了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等。

    而是如今的时机不对。

    在成仙路开启前,他必须要低调,默默积蓄实力。

    正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如此方能成就大事业。

    果不其然。

    王太傅听到杨安毫不犹豫的拒绝,眼中不由露出一丝欣赏之色,道:“殿下所言甚是,却是老臣考虑不周。”

    “还请殿下放心,老臣这就让人回绝李文道的论道邀请,想办法平息天京城中的流言。”

    王太傅能在大乾官场上浮沉五十多年,官拜大乾左丞相,自然不是简单人物。

    他此次前来东宫,为李文道送来论道邀请,同样有着考验杨安的想法。

    毕竟对王太傅这般世家大族出身的大乾朝臣而言,先有世家,然后是自己,最后才是朝廷。

    如果杨安表现的狂妄自大,或者有流露出想要革旧鼎新的意思,他就不得不为自己以及自己身后的家族来考虑了。

    毕竟他可不想自家,落得同海洲地方世家宗门一样的下常

    事实上,不仅王太傅有这样的担心,东宫中的其他属官,以及大乾朝堂上的其他朝臣将领等,同样有着这样的担忧。

    这也是杨安在海洲肆意妄为的后患。

    若非事出有因,明面上还有着一个合理解释。

    恐怕他想成为大乾太子,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这一点杨安自然清楚。

    所以他听到王太傅回答,当即和善笑道:“此事就麻烦太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