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唯有华夏 > 第三章 包羞(上)

第三章 包羞(上)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唯有华夏 !

    若无圣人之心,难任百姓之君。

    圣人效仿天地之道的首要内容,应是“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翻译过来,就是圣人要公平,要一视同仁。

    对待治下的百姓,不能有亲疏远近之分。

    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认识谁,就对谁好。不认识的,就罔顾其利益。

    帝王可以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却不能有自己的圈子。

    搞那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从龙之道,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思想,只有令人唾弃的统治者才会那般。

    当然,也不是没有满朝为民的统治团体的存在的。

    譬如那些信奉红色的同志们。

    为人君者,心里装着的,应当是天下之人;脑子里想的,应当是天下之事。

    纵观漫长的人类史中,曾为帝王者众,堪为圣人者,却不过寥寥。

    继续说高飞带来的这两个年龄在十六、七岁左右的准成年男子。

    高高瘦瘦的那个叫牛奔,比一般人稍稍有些矮胖的那个,叫牛群。

    这两个人是石肤和屯屯的第一批学生。二人跟着这两位师傅学习到的内容,自然是将野牛驯化为耕牛的一整套过程。

    迹天涯一边听着高飞的介绍,一边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嘴角不自觉的浮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牛奔、牛群二人第一次与首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本来就紧张。迹天涯嘴角的笑容,从他俩的角度去看,带给他俩的更多的是诡异的感觉。

    这笑容出现的一刹那,二人皆是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见到二人的反应,迹天涯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迹天涯用一个比较和善的语气问道:“你们两个是从稻城来的?”

    “是的。”牛奔、牛群二人同时用小心翼翼的语气回道。

    迹天涯想说的是,“我把你俩当成是从药城跟过去的人了。”但又觉得这样说可能有点伤人,好像潜台词是许多人都没有存在感,所以他都不认识一样。

    所以话一出口就变成了:“我说看你俩怎么不像本地人呢。”

    牛奔二人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尴尬一笑。

    迹天涯接着问道:“稻城的开荒情况怎么样了?”

    矮矮胖胖的牛群回道:“那里的土地多到耕不完,那里的粮食多到吃不完。”

    高高瘦瘦的牛奔补充道:“自从成功驯化了耕牛之后,稻城开荒的效率得到了非常非常显着的提高。两个人搭配一只耕牛去耕作后,一天就可以完成之前三个人要去干十天的工作量。”

    牛奔二人说话间,迹天涯频频点头回应,显然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他接着问道:“这也是织娘将你俩派到这里的原因,是吗?让学业有成的你俩,在这里驯化野牛。”

    牛群回道:“不是的,织娘并没有让我俩来这里。”

    牛奔补充道:“我俩跟着屯屯、石肤二位老师学成以后,织娘只是派我俩去京城的文明之光学院,任职教授驯养耕牛知识的教授。说是要大力推广培育耕牛的方法。”

    高飞接过了话茬,解释道:“是阿妈要求我带他俩来这里的。她在听说了我们这边的情况后,认为我们这里更需要这哥俩。”

    听到此,迹天涯不觉在心中想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事实上,正是阿妈的这个高瞻远瞩的决定,节省了许多,为了解决药城五万人的吃饭问题所用的时间。

    倒不是说药城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成功驯化野牛,而是重新开始的话,势必要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每名像牛奔、牛群这种优秀的学员,毕业后都可以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实践于华族需要他俩施展所学的地方。

    这才是文明之光学院的意义。

    迹天涯转过头,对风后说道:“你说的对,看来我们不仅仅要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通信网络,保障各个城市之间的持久联系。”

    他又看了看牛奔、牛群二人,接着说道:“更要有一套完整的人才交流机制,以保证各个城市之间都能第一时间互通有无。而不是因为人才与技术的壁垒,造成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良莠不齐的情况发生。”

    看来一个国家不能只想着培育人才,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好培育出来的人才。

    如果只是将这些人才扎堆聚养在京城的话,势必会使得其它的城市因为得不到技术人才的支持,而愈发的落后。

    那可真就是培养个寂寞了。

    风后点头回应道:“给我几天时间,待我做出一套详细的方案后,再与你沟通。”

    听闻此话,迹天涯摇了摇头,随手将放在高飞那里的权杖取了过来,递给了风后。很认真地说道:“无需商议,直接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即可。”

    下一步迫切要进行的事情至少有两件,一个是去寻找野牛群,完成驯化工作。还一个,就是将华族的规矩传达给眼下新入华族的几万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由散漫,久必生乱。

    可是迹天涯只有一人,权杖只有一根,要做的事又太多。

    就在苦于分身乏术的迹天涯再次陷入沉思之时。

    高飞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他对牛奔、牛群二人说道:“你哥俩去把那些棍子拿进来。”

    很快,二人便在议事厅中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各自抱着一大捆青铜权杖走了进来。

    迹天涯不禁疑问道:“这是?”不待高飞回答,迹天涯心已了然,他笑着自问自答道,“这些都是权杖吧。”

    高飞回道:“是的,陶臂在传授他的学生们冶金铸造之法时,用的模具全都是你的这根拐杖的模样。他让我把其中这些制作的比较成功的带给你,说你可能用得到。”

    当一个组织的人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为了进行人员的调遣和分配等等繁琐而细致的操作时,为了保证命令的一致和权威性,大量具有符令作用的器物应运而生。

    这些物品统称为信物。

    在《周易》中,专门有一个代表信物的卦象,即“中孚卦”,卦画是?。

    孔子在《说卦传》中,将其解释为一个竹节从中间断开,分给立约的两方,保管好。

    当需要确认身份或践行约定时,将两个竹节取出来,接口处完美重合时,视为接头成功。孔子说这个取信的灵感来自于中孚卦的卦象,?。

    笔者认为恰好相反,既然说《周易》里的每个卦画都是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那么就应该先是历史中出现了“信物”的概念,之后才有的制《易》者刻画中孚卦的象,将其记载下来以传后人的依据。

    当然,这些很容易被倒模复制的“棍子”,只能算作信物的前身。

    好在当时具备这种技术的人,都是与迹天涯心意相通之人。所以他也没有去着急改良此“信物”的必要。

    为人实在,彼此之间可以信任,是农耕文明可以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说农民多数都是实在人?因为农耕作业就不允许有欺骗的存在。

    你是如何对待土地的,土地就会如何回报你。

    懒生草,勤生粮。

    有数的。

    但华夏文明里还是留下了许多“狡诈”的基因,比如当初那个“老六”队的陷阱捕猎方式,以及传承了这种生存方式的族人们。

    活着就是真理,允许实在人去实在中耕耘,就应当允许狡黠之人在狡黠中生存。

    这个世界中,就是有很多人,实在到不适合与人接触,基因使然,秉性难移。

    笔者就是这种人,所以只适合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