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名门闺战 !
向明姿赶来的时候宋二老爷还没来,她握住宋楚宜的手,着急的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和宋楚宜相处这么几年时间,她已经很清楚宋楚宜对这个父亲并不多亲近的事实,如今见宋楚宜竟急慌慌的要给她订亲事,宋楚宜又吓成这样儿,本能的就占到了宋楚宜这边,觉得宋毅和自己的父亲向云章一样,也是个不顾女儿死活的,只想拿女儿来获利的人。
倒是宋楚宜还能保持镇定,对她笑了笑,反过头来安慰她:“我没事的,祖母不会叫他这样就把我嫁出去。”她只是不想宋毅没完没了再做这些给人添堵的事情。她对宋毅的耐心一点点的都磨光了,重生以来仅有的那点温情也被崔氏死亡的真相和他对宋楚宁近乎偏袒的维护也都烟消云散,可偏偏宋毅就是她和宋琰的亲生父亲,就算她们关系再疏离,宋毅也有给她们订亲事的资格。
她不想正面和宋毅较劲,也不想对宋毅做什么----她始终记得上一世他对自己的好,和对宋琰的好,看在这一点骨肉亲情的份上,她也下不了手真的永绝后患。何况宋琰也快下场了,若是宋毅这个时候出事,宋琰的前程免不得就要被耽搁三年。
向明姿误以为宋毅是不顾女儿的死活和意愿倒是真的有些冤枉他,宋毅自己还觉得这是在替宋楚宜着想-----虽然宋楚宜不把他当父亲,连命格这样的事情都不和他说,可他因为宋楚宁的事情始终对宋楚宜姐弟俩心存愧疚,听了宋楚宜在围场被元慧大师批了命格之后忧心的连饭也吃不下。
时人多看重命格一说,成亲还有把男女双方压在灶君像底下三日,家中无事方可成亲的规矩。宋楚宜这样天煞孤星的命格,要嫁出去何其难?
宋二老爷不想自己女儿和三弟家的宋楚蜜一样,嫁个小小的举人,成亲才一月左右就要和婆母回乡拜祖宗告亲戚,为了她的前程简直是伤透了脑筋。
恰好这时候在外头喝酒,沈晓海听他说起这个烦恼来,不仅没有嫌弃宋楚宜的命格,还主动提出要和宋毅提亲,替世孙沈清让定下亲事。
这在宋毅眼里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英国公府好歹也是开国勋贵之一,和长宁伯府的关系也一向不错,沈清让日后也铁定要承袭家业的嫡子,沈晓海居然不在意宋楚宜的命格之说,还拿嫡子出来和宋楚宜提亲,足可见其人赤诚了。
在他眼里这是一门再好不过的亲事,宋楚宜如今担着这样的命格,恐怕就算是低嫁也难,何况宋毅也不舍得她低嫁,他当即就应承下来。
沈晓海为叫他放心还特意叫人回去取了家传宝贝来当信物,他更是觉得此事可行,心里想着把东西带回来先给宋楚宜,然后自己再去找宋老太爷和宋老太太说这件事。
谁知还没等到他主动去找,宋老太太就自己叫人来请了,他脚底生风的进了屋子,见宋老太太面色不好,那个装着沈家信物的金漆匣子被扔在一边,脸上的笑意就有片刻的迟疑。
宋老太太没容他说话,先把桌上的东西一把拂落在地上,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来路不明的东西你就往你女儿的房里送?!”
宋二老爷被这劈头盖脸的一句话给问懵了,看着那串翠十八子手串竟一时说不出话来,半日后才后知后觉的回了这个东西的来路,又有些委屈似地和宋老太太分说:“儿子是为了小宜着想,她本就是丧妇长女,属五不娶之列,如今又摊上这样的命格,日后在婚姻一事上实是艰难......儿子记得她向来和沈七的关系不错,沈家又有这个意思......想着这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总算是青梅竹马,又知根知底,沈家也不敢亏待了她......”
宋老太太冷笑出声:“我倒不知你女儿在你眼里竟是这样不堪,什么五不娶,她头上还有我这个祖母在教养!至于命格一事总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那些人瞧不上她的,我们自然也瞧不上人家。你就这样迫不及待的要把女儿给随随便便嫁了?!退一万步来说,这样大的事你为何不来回我和你父亲就擅作主张?!”
宋二老爷脸上带着全然的不解,被宋老太太看的有些发慌的垂了头,视线落在那串手串上又觉得有些茫然:“儿子以为.......”
宋老太太觉得心里的那口气越发的堵,皱了眉头几乎是声色俱厉的呵斥了他一声:“你以为,你以为什么?!说什么青梅竹马,你何曾见小宜和沈七有过什么交集?这样大的事,小宜没了母亲,你也不和我们商量一声,也不问问小宜的意思,上下嘴皮一碰就打算把这事儿给定了?!”
宋二老爷叫宋老太太问的张口结舌,他只觉得宋楚宜如今有沈家这样的人肯要就已经是意外之喜,哪里还能想到再去问问父母的意思和女儿的意思,总觉得他们都该欢喜才是,可如今看来,竟不是这样?
宋大夫人适时的插进话来:“二叔你也太自作主张了,这样大的事,怎么能不跟老太太老太爷商量商量就定?这事关小宜的一辈子呀。”
当时宋毅哪里能想到和人商量,只觉得是捡了莫大的便宜,生怕沈家回过神来再反悔,只觉得越快定了越好,他没料到自己一心一意替女儿着想竟然换来宋老太太这样的责难,既茫然又委屈:“我总以为小宜是喜欢她七哥哥的......从前她不还对沈七趋之若鹜呢么......”
从这一点就可以想见宋毅对宋楚宜已经生疏到了什么份上了,多少年的陈年旧事了,他还沉浸在里头,丝毫不知道时移世易的道理。之前对他说的那些话,他左耳进右耳出没听进去一句,竟全都成了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