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冰凌凌文集 > 悉尼见闻二

悉尼见闻二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冰凌凌文集 !

      一、练车

    在悉尼生活没有车是不行的。

    六年前就拥有了驾驶执照,刚开始非常喜欢开车,后来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速路上出过车祸,人仰马翻,险些丢了性命,尽管当时的车不是我开的,但是,在我的心中或多或少了留下了阴影。再后来,感觉到开车不如坐车舒服,索性车也不开了,有人开车的感觉真是幸福,于是乎,车本丢弃在一旁,出门打车解决问题,即方便又安全。

    来悉尼之前,女儿让我把驾照做个公正,来悉尼后可以开车了。

    英联邦国家的交通规则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车是靠右行驶,而他们的车是靠左行驶的,当然,汽车的驾驶座也从左边调到了右边。原以为除了挡位是从右手换到左手,其他的像刹车,离合器和油门也会重新排列组合呢,其实“脚底下”的排列组合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的。

    下午,约了师傅练开车。

    师傅是上海人,早已移民澳洲。爱说话的师傅耐心细致的对待我这个老学生,说老,第一是岁数大了,固而老,第二是有“本”的时间长,固而再老。师傅在技术上要求很严格,怎样起步刹车,怎样左转右转和并道,什么时候定要加大油门,什么时候要让道,细致的教练了一番。

    我开的很认真,按照师傅的教诲一丝不苟,心想,暂且不为别的,首先要对得起每小时30澳币呀!

    开了一会,感觉不错,师傅表扬了几句,得意之下有点忘乎所以,开着车直冲上了逆行道,师傅马上踩住了备用刹车,车骤然停了下来,师傅来了个前仰后合。

    涨红了脸,幡然猛醒,心想:“哦,对了,这是在悉尼,而不是在北京呀!”

    二、made in china

    常常陪女儿逛街。这话只能悄悄地说,如果让女儿知道了,她一定会说是她在陪我逛街!

    不过也是的,女儿平时上课已经很辛苦了,要写作业、论文,还要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一天下来精疲力竭了哪来精神再去逛街呢?

    在悉尼的大街上常常能看见中国人开的店铺,什么“上海武家肉铺”、“梅隆镇餐馆”、“上海小吃店”、“百乐门洗衣店”甚至在一条车水马龙的主要街道上还发现了一家铺面,门眉上赫然悬挂着的招牌上竟然写着”“东方明珠糕点铺”真不知道东方明珠和糕点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还有一些私人开的诊所,专治疑难杂症和妇科疾病,这一切的招牌都是用中文字书写的,在悉尼繁华的街道上用中文书写的招牌比比皆是。

    大街上,鬼佬的面孔和亚洲人的面孔参半,而最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走在街上,身后突然冒出的汉语让人倍感亲切(而多是上海话)。一次和朋友聊天,他问我,对悉尼的印象,我说有点像到了上海,他听后还不以为然,以为我在说胡话。

    试想,大街上,低头抬头看见的招牌上总和上海有着撤不断的联系、耳边那倍加亲切的上海话又时不时的飘进了你的耳朵、情人港的夜色酷似上海外滩的景色,怎不让我说悉尼有点像上海呢?

    在商店里买东西后,总爱翻看物品是哪里制造的,看过之后发现,十之八九标牌上写着:made in china。

    一天,为买一件能挡太阳的衣服,跑了几家商店,最终买到的衣服,翻开商标一看仍然是:made in china。

    前天,和女儿去买鞋,在nike (耐克)专买店里,满意地买下了一双慢跑鞋,心想在这样的店里买的鞋子不会是中国制造的了吧。回到家仔细寻找到了商标,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标签上赫然写着:made in china!

    后来才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上,大量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比如服装、纺织品、生活用品、小商品、还有瓷器等,这些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商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而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商品,在这里,中国制造的就少的可怜了。

    by the way,在我这篇文字快写完的时候,还是被我女儿强行阅读了,她立刻就说:“到底谁陪谁逛街呀!”

    果然不出我所料

    三、停水

    昨天女儿下班时带回来一张纸,是小区物业(是不是叫小区物业,我不知道,我是拿中国的习惯来称呼这里的管理的)管理的一份通知。通知上写着今天早上九点钟停水,让各家注意关好水龙头,准备好要用的水,恢复通水的时间要看修理的情况而定。

    我住的这个区叫ashfield,悉尼的区域划分都是叫什么什么field。悉尼市中心的区域就叫city,居住在city区域的居民还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毕竟那里是市中心。

    ashfield在悉尼市的西边,这里居住了很多外国人,尤为要提到的是这里有一个中国小区,这里的中国店铺相当多,到处都是亚洲人的面孔,乡音不断。每个区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不同的物业小区,我居住的是一幢叫orpington garden 的三层公寓楼。这是个“丁”字型的楼房,在“丁”字的一横笔画的一套单元里,就住着我们这不同姓氏、不同背景、但同为一个国籍的“一家子”

    女儿说,悉尼的小区物业搞的很好,房间漏水、下水道堵塞,都可以申报有关部门,他们会派人上门服务,就连擦窗户都不要自己动手。一次,女儿睡懒觉,工人开着车爬上窗户,拉开架势就干活,吓的女儿赶忙放下百叶窗,任他们在外边又打清洁剂又放水冲刷。

    说要停水,让我想起了在北京。

    在家的时候,如果接到要停水的通知,那可就忙坏了院子里的战士(我住在部队的大院),他们要把每家的大盆小盆大锅小锅都注满了水,那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小战士们平时操练摸爬滚打的劲头到了充分发挥的时候了,大家比着争着玩着,嘻嘻哈哈不亦乐乎。最后,厨房里、卫生间里到处是盆,以至于到了没有下脚的地步。

    对悉尼停水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应对停水的经验,所以早上起床赶紧洗漱完毕,心想,这里停水与北京停水应该是一样的吧,于是,赶忙把能装水的瓶瓶罐罐都打满了水(没有那么多的盆),浴缸里放上满了水,以备冲洗卫生设备使用。边打水边想:“不定什么时候来水,多打点以备万一吧”

    九点钟准时停水。

    坐下和女儿吃早饭,正在吃着,突然听见马桶水箱里“哗哗啦啦”的上水,女儿说:“难道来水了?”

    果不其然,来水了,前后不过半个小时。女儿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张开双手顽皮地耸了耸肩膀并向我嫣然一笑。

    “上帝呀,打的那么多的水该怎么办?”我心中暗暗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