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吞妖大传 !
【正文】
话说收到狸总管的信息后,老爹开始走马上任了,带着四大天王,每天起早贪黑的去青丘城巡逻。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狸总管为涂山虎带来了一把令人叹为观止的骨刀。
这把骨刀的刀把有一尺来长,精致的雕工使得它看起来如同艺术品一般,一看就是出自狼族匠人之手。
刀把是由孽龙筒子骨精心打造而成,质地坚硬且富有光泽,给人一种沉稳而坚固的感觉。刀身部分有两米多长,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横卧在涂山虎的手中。这把骨刀的刀身是由孽龙的肋骨打造而成,经过狼族匠人的精心打磨和雕刻,整把骨刀看起来精美绝伦。刀身通体透出一种冷冽的寒光,仿佛能够割破一切障碍。
这把骨刀的锋利程度更是让人惊叹,无论是石头还是骨头,它都能够轻松切割,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锋利。
骨刀的刀把上还篆刻了一行小字,“武圣府狸猫大将军之刀,统御蛮巫军团、巡逻精怪!”
涂山虎接过这把骨刀时,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显然对这把精美的骨刀非常满意。
如今的老爹涂山虎,在涂山明眼里更像是一个显眼包,土包子。
只见他身披黑白兽皮长袍,仿佛是一位来自深山老林的猎人。手中紧握着一把大将军骨刀,刀身闪烁着冷冽的寒光。左胸和右胸分别有昂首狐狸的巫印和跳跃狸猫的妖印,这些神秘的刺青图案,显得很是吓人。
涂山虎的额头上有三道横纹和一道醒目的“丨”杠,这使得他的脸庞更加狰狞恐怖。脸上依旧是大花脸,但这种恐怖的妆容却让他看起来更加威严和霸气。腰间挂着三个东西,分别是鸣石狸雕、大将军腰牌和巡逻精怪统领腰牌,这些物品也让他看起来更加威风凛凛。
唯一遗憾的是,涂山虎缺少一个代步的工具,总的来说,老爹涂山虎看起来颇有点大将军的气势。
族人们依旧在整理孽龙尸骸,嚎丧婶依旧在寻找那个能治病的孤狐,黄鼠狼每天没事就坐在四不像的背上啃食孽龙腿。
涂山明像一个真正的小少一样,一天天闲来无事,跟着巫人和精怪们厮混在一起,实则在暗地里不停的凝练着混合妖力。一连十多天过去了,他基本上没在族人跟前露面。
…………
熊三,还真是个人才。
几天功夫下来,还真让他弄到了点有用的情报,是关于两个妖圣要对涂山坳族人下手的情报,这情报里还包括了一部分纯狐纤柔的事,苏大圣整理后专门挑出来,把这份情报递到了涂山明的手中。
情报上说,那两个要对涂山坳族人下手的妖圣,都是文圣,都来自共谷西山村落的五圣庙,一个是狐圣,自称“西山狐圣”,一个是黄圣,自称“西山黄圣”。
那个黄圣叫黄风怪,来自地仙界,本事一般,头脑不简单,那个狐圣叫青丘白。这两个妖圣,修成妖圣后一直跟在黑大人身边,据说黄风怪的名字都是黑大人取的。
按理说妖族修成妖圣后,必须由各族老祖取名字,这黑大人不按常理出牌,还真是有点耐人寻味。
青丘白和黄风怪,当年在青丘可是出了名的无法无天,什么事都敢干,弄的是天怒人怨,人神共愤,在青丘还有个“黄白二少”的雅号。
前些年,西山村落的五圣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死了个精光,黑大人便把青丘白和黄风怪派去护佑村落。
青丘白和黄风怪,这两个妖圣到了西山村落后,才开始自称西山狐圣和西山黄圣。
近来,涂山坳村落的一个叫纯狐纤柔的少女和一只黄鼠狼联手绑架了青丘白和黄风怪,事后,由涂山坳侍奉出面做了和解。
可是青丘白和黄风怪回到青丘后,不仅将这绑架的事告到了文圣庙,又告诉了黑大人,还扬言要杀尽涂山坳的族人。还私下里指使人给涂山坳使绊子,涂山门楼前熊三收路费,双圣府门楼前女妖精上税,都是这“黄白二少”做的手脚。
涉及到涂山坳,又涉及到纯狐纤柔,熊三收集到这个情报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苏大圣手里,苏大圣也是第一时间整理出来,递给了涂山明。
“这情报怎么来的,可准确?”
“狐狸精好赌好酒,黄鼠狼好吃好色,这两个家伙跟着黑大人学了一身臭毛病。为了这情报,两张嘴下足了本钱,才让一个兔子精和一个猪精怪联手,兔子精支开了黄风怪,猪精怪灌醉了青丘白,这才套出来的情报。”
“好,好,好!给熊三和两张嘴记上一笔。”
就在这时,熊三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进来,上来就说:
“小少,不好了,阿姆出事了,麒麟山青丘城!”
…………
听到老娘出事了,涂山明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说,骑着四不像,带着苏大圣和熊三直接跑出了孤山,直奔麒麟山青丘城而去。
一路上苏大圣亲自腾云驾雾,那速度之快,自然不是熊三这个还没修成妖圣的精怪能够相提并论的。
路上,熊三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老娘纯狐花刚从双圣府出来,便被一队队巡逻精怪们认出了身份。这些巡逻精怪们纷纷涌上前来,争相抢着要护送她回孤山。为了能抢到这差事,几队巡逻精怪更是大打出手,场面十分混乱。
最后,虎九带队的巡逻精怪胜出,他们带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炫耀了一番后,才带着老娘纯狐花,腾云驾雾,飞速赶往青丘孤山。
然而,在途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虎九带着老娘纯狐花竟然绕道麒麟山青丘城。这一绕就绕出了事端。
虎九一行簇拥着纯狐花,从青丘城东门进去后,就没有再出来,这事正好被站在麒麟山腰的“睁眼瞎”看了一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是绑架,睁眼瞎知道大事不妙后,连忙安排巡逻精怪禀告了熊三,恰逢熊三路过涂山,收到消息后的熊三直奔孤山,把这事通过苏大圣,直接报给了涂山明。
当时“睁眼瞎”、“飞毛腿”、“贪吃嘴”这三个家伙正在一起,“飞毛腿”直接进了青丘城。
熊三尝试过用巡逻精怪特有的手段沟通虎九,虎九也没反应,看来虎九要么参与了绑架,要么也被绑架了。
据熊三说,老爹是巡逻精怪的统领,本来是可以沟通的,奈何老爹刚上任,还没学会这沟通的手段。至于巡逻精怪特有的手段,和狐狸木雕、鸣石狸雕这类的妖符有些类似,不过更为复杂一些,老爹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也在情理之中,涂山虎本身就是一个连数数都数不清的莽汉。
一路上,熊三又给涂山明介绍起了麒麟山青丘城的具体情况。
青丘城围绕着麒麟山而建,足足有数百里方圆,麒麟山头住的是巡山和护山的精怪,山腰住的是巡逻和护府的精怪,山下住的是闲杂人等和闲散精怪。整个青丘城有青丘老狐布下的禁制大阵,只有东西两个城门可以出入。
这段时间,妖皇大人令,收缩防御,厉兵秣马。青丘妖王令,村落搬家,回归祖地。这青丘一下来了很多人族、妖族,青丘城也热闹了起来。
这时候苏大圣插嘴说了一句:
“小少,涂山氏的祖地在涂山,有苏氏的祖地在轩辕坟,纯狐氏的祖地在柳林坡,可这青丘氏的祖地明面上是在积雷山,实际上就在麒麟山青丘城,所以这青丘城就热闹了!”
听到苏大圣的话,涂山明彻底明白了这麒麟山青丘城的大致情况。当即安排给了苏大圣一个任务,让苏大圣放下自己、四不像和熊三后,加速前行,到了青丘城后不要停留,直奔武圣府去请白邪,顺便向三将军狡三玲询问一下赛太岁的去向。
骨肉凡胎,重似泰山。苏大圣,一身修为接近三百年,带着涂山明和熊三腾云驾雾虽然比熊三腾云驾雾跑得快。可是涂山明和熊三毕竟是骨肉凡胎。俗话说“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苏大圣当即放下了涂山明、四不像和熊三后,驾起一阵妖风,直奔白虎岭而去。
这群人既然敢光明正大的绑架老娘,想必也清楚老娘的身份,其目的不言而喻,不是冲着老爹涂山虎,就是冲着涂山坳来的。
要么就是老爹带着四大天王巡逻时得罪了什么人?要么就是那“黄白二少”,借着文圣庙黑大人的手下绑的老娘?
…………
涂山明胯下的四不像疾驰如风,加上熊三腾云驾雾的妖风,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赶到了麒麟山青丘城。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就已经穿越了遥远的路程,出现在了麒麟山的山脚下。
这一路上,四不像和熊三的速度都极快,涂山明坐在四不像背上,感受着风在脸颊上呼啸而过,心情忐忑不安。
正午时分,涂山明带着熊三来到了青丘城。他们很快找到了涂山虎,此时的涂山虎双目通红,一副愤怒要爆发的模样。涂山明和熊三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一紧。
老爹身后的四大天王满头大汗,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他们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惩罚。涂山虎的愤怒和暴走的模样,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中。
涂山明和熊三小心翼翼地走到涂山虎身边,试图安抚他的情绪。然而,涂山虎似乎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的双目通红,满脸怒容,似乎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出来。
涂山明看到这一幕,心中也十分担忧。他不知道是哪个多嘴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涂山虎,让他的情绪如此激动。他希望老爹涂山虎能够冷静下来,不要做出冲动的决定。
“狼大爷,你们四个也不用跟着阿爸了。豺四爷拿着统领腰牌去一下山腰,把能调动的巡逻精怪全部调出来,在青丘城大张旗鼓的闹起来;狼大爷和狸三爷分别带些相熟的巫人盯紧东西两个门口,许进不许出,如果有人硬闯放了就是;蛇二爷,留意好那些硬闯城门的,派巫人尾随。”
“小少,这是准备打草惊蛇,引蛇出洞?”
“豺四爷说的好,四位大爷都动起来吧。”
安排好了四大天王,涂山明又安慰起了老爹:
“阿爸,阿姆没什么事,说不定一会儿就回来了。”
“老子要是知道是哪个家伙绑了花,老子非把他撕碎了不可………………”
…………
【备注】
骨肉凡胎,重似泰山:《西游记》片段:在流沙河的时候,猪八戒问孙悟空,既然你有筋斗云的能力,为何不背着唐僧过流沙河?孙悟空则反问猪八戒:“你不是也会驾云,你为何不背?”猪八戒说:“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背不动。”孙悟空说:“我的筋斗云同样是驾云,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引蛇出洞 ,意思是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出自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打草惊蛇,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北宋·郑文宝《南唐近事》。这则成语意思是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比喻做事不密,致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
三十六计之打草惊蛇:《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三十六计”一语,先于着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续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