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
海岛一大队一共分来十一个知青,四个女同志七个男同志。
可能是因为分的人最多,领导也不好意思,女生就少分了几个。干活出力气还得是男同志,尤其海岛,那是要出海捕鱼的,女同志也就能补补渔网。
男的一屋,女的一屋。
男同志多,就选了那个大的海草房,之前宝妮大哥带人修过了,每个屋都有一铺炕,男同志那是个三间的海草房,分东西两屋。中间是堂屋,有两个灶台。
女同志那个是两间房的海草房,一个大屋有一铺炕,小点的房间有灶台,其他的就啥都没有了。
韩卫东他们进了屋,环境还可以,新修的房子,除了灰大,没别的毛病。屋里除了炕,啥也没有,干干净净,需要添置的东西可不少。
韩卫东,李刚,周晨,张援朝,他们四个是一起的,住了东屋。董卫国,王解放,钱山他们三个住了西屋。一看那几个就不是好惹的,三个人没敢往上凑。
李晓红,赵月月,李明珠,丁芳芳四人进了另外一个房子,看了一圈,啥也没有,怎么办啊,也不能直接往土炕上铺行李啊!
众人又回到院子里,相互看了看,不知道说什么。
“那个,咱们认识一下,我叫李刚,这是韩卫东,周晨,张援朝,我们四个一起的,都是京市的,你们也说一下。”
别看李刚长的尖嘴猴腮的,个子不高,但人家能说会道,是他们几个当中对外联系的窗口。
“李明珠,京市服装厂家属院的。”
“丁芳芳,京市食品厂家属院的。”
“赵月月,石家庄棉纺大院的。”
“李晓红,石家庄食品厂家属院的。”
“董卫国,沪市的。”
“王解放,沪市的。”
“钱山,石家庄铁路大院的。”
这一批知青,大多都是京市,沪市,河省的,往云省去的也大多是这几个地方的。
大伙都报了家门,有了初步认识,开始一起商量以后怎么办。
“同志们,我们是不是得选出一个管事的啊?”
李刚提出问题,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选谁啊。
“这样,我们韩哥呢,一直是我们几个的领头人,咱们就暂定我们韩哥做管事的怎么样,论武力值也是最高的。”
大伙没意见,有意见也不好提啊,这武力值都上来了。
“韩哥,你说两句。”
李刚像是个司仪,满场乱跑,还得串词,又不能冷场,忙冒汗了。
“以后管好自己,别给大伙添麻烦,别出幺蛾子。”
韩卫东言简意赅,说完了。
“张援朝,你有生活经验,你来说一下咱们现在怎么做,你可是我们的军师。大伙有什么意见也提一下,以后一个锅里吃饭,都畅所欲言。”
“我看了下,咱们这什么都没有,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得找东西铺炕,放东西的柜子,吃饭的桌子板凳,厨房的一应东西。我们现在应该去大队部,找大队长问一下,这些东西在哪买?”
“个人需要的自己付钱,共同用的东西就平摊。还有,吃饭是一起还是各自分伙全凭自愿。”
韩卫东接了张援朝的话,事先说好,别到时候说他们独权。
其他人在韩卫东说完以后,也开始议论。
他们初来乍到,谁也不熟悉,以后知青点就是他们共同的家,是利益共同体。现在都不熟悉,最好一起行动,省的被外人欺负。
其他人都同意一起吃饭,几个女同志都会做饭,男同志里钱山也会做饭。
明确分工,其他的都好解决,人生嘛,唯有吃喝是大事。
留下几个人看行李,韩卫东带着李刚他们去大队部找人问事情。
“韩哥,你别说,这海草房看着还挺舒服的,时间不短了吧,这样的房子不是随便盖的吧,得有很高的手艺。”
李刚看了一路,家家海草房大同小异。
“小伙子,你还挺有眼力价,我们这海草房的手艺可是传承了几百年了。”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李刚他们的目光吸引过去,才发现坐在门边编筐的老人。
“老爷子,跟你打听点事,咱们队部怎么走啊?”
“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去队部有啥事啊,现在都上工呢,队部没人。”
李刚他们不知道,这老爷子是宝妮她阿爷,前任大队长。
“我们初来乍到,很多东西都没带,想看看咱们队上有没有换东西的地方。老爷子,咱们这,炕上都铺什么啊,是不是得有个东西隔个灰呀?”
“你这小伙子说话挺有意思的,我带你们去吧,队上有做木工的,常用的家具都有,需要什么自己挑。”
放下筐,宝妮爷带着他们去了大队做家具的地方。
“老三啊,新来的知青需要一些家具,你给他们介绍一下,选些实用的。”
“大哥,你过来了。这就是新来的知青,看着体格不错。”
出来的老头是林阿爷的堂弟,是个木匠,队里用的家具基本都是他带着徒弟做出来的。这也算工分的,现在不允许私人做买卖,都归集体所有。
“进来吧,这边的是席子,铺炕上的,灰透不过来,编的密实着呢。这边还有一些箱子,能放一些衣服什么的,还有锁扣,自己配一把锁就行了。”
“其他的桌子,凳子,你们需要什么就自己选,用多少换多少,别浪费了。”
老哥俩坐在一边说话,让他们自己挑。
“韩哥,桌子选这个大的,再选十二个凳子,我再换个箱子放衣服,你们看看,自己需要什么,一次选够了,省的折腾。”
李刚像个秘书,把领导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韩卫东这个管事干的轻松,啥事不管,就镇个场子,其他的都被小弟干了。
韩卫东选了箱子,脸盆架子,看着木盆不错,也拿了一个。
“李刚,咱们那屋多买几张席子,把炕一圈和棚顶都订上,省的落灰。”
“韩哥,你这主意不错,我还想着上哪寻摸一些旧报纸呢。”
两人又挑了三张席子,大小看着差不多。
挑的差不多了,几人过来付钱。东西都不贵,平均下来,一人也就花了十来块钱,可比他们市里便宜多了。
“现在牛车都忙着呢,等中午空闲的时候再给他们送你们过去。有着急用的,你们就自己拿回去,挑轻快的。”
林阿爷看着几个孩子还不错,也就多提点几句。
“好嘞老爷子,我们先把席子拿回去,好把被褥铺上。”
“行了,回吧,有事来家里说一声,我儿子就是大队长,还记得在哪吧?”
“知道,知道,太谢谢您了。”
扛着好几个席子,拿着轻巧的东西,一群人回到了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