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03章 您这意思,我是三条腿的蛤蟆?

第103章 您这意思,我是三条腿的蛤蟆?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计划很少能赶上变化,曾昭仪一句“再看吧”就是。

    随后大半个月里,李乐把时间泡在了方家园的小院儿。

    干的活包括,但不限于,整修院子杂物,收拾花架葫芦藤小菜圃,清理书籍字画和收藏器物,喂鸽子喂猫喂金鱼。

    给鸽子做饲料,做鱼食。搭手帮忙做鸽哨,鸟笼,鱼竿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有时候,老头儿逛潘家园,逛大鞍胡同、西直门的鸟市鱼市,李乐就当跟班儿小力巴,把买来的喂鸽子的高粱玉米小米什么的,扛回小院。

    李乐嘴馋,也时不时撺掇老头儿带着去吃好吃的。

    燕京城里叫得上的名字的,差不多都吃了个遍,而且有老爷子领路,永远不会踩坑。

    吃得惯吃不惯的,都是李乐掏钱,老头说了几句,依然不改,也就随他去了。

    后来老头看李乐字写的还行,说了句“不能只玩儿”,又把一些零碎的写写画画的活计扔给李乐。

    三伏天里,酷暑难当。小院里电线太细,带不起大家电,空调也就无从谈起。

    李乐也学会了光膀子,肩上搭条湿毛巾,和穿着大背心的老头一人一边,趴在大案上操着笔头。

    “老爷子,您看这个画的对不对。”

    李乐把线描的一张供案捏起来,递到对面。

    “嗯,是这个意思。成,就这么画。”老头接过来瞅了眼。“不过,你自己说的倒是对,没什么画画的天赋。”

    “嘿,我妈说了,我要是学画画,甭管西洋的还是国画,顶多就一个画匠的水平。”

    “以后啊,书匠、画匠越来越多喽。”

    “咋?”

    “凡古至今之书画名家,无不先是极优秀的文人。小则文以化人,大则文成天下。没有文化的支撑,字画只是求技,而无法从心。”

    “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文化标准,读莎士比亚、狄更斯、王尔德的,未必不能写出好字。”

    袁诠悠端着两个茶缸,放到案头,“别聊了,酸梅汤,酸梅汤。”

    “袁奶奶,哪个是我的?”

    “这杯,冰镇的。”

    “嘿嘿,倒是羡慕你们这些小孩儿,肠胃好,我是喝不得了。”老头笑道。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您就按着养生的来,长命百岁,其乐无穷。”李乐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一个激灵。

    “这倒是实话。”

    老头喝完一抹嘴,“走,去厨房,教你做鱼。”

    不论前世后世,李乐是不做饭的。

    不过在王士乡老爷子这儿,倒是开始仔细跟着学。

    老爷子做菜手艺极好,却从来不买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也擅长买菜,挑的菜,既新鲜又便宜,而且味道对。

    李乐跟着去过几趟菜场,挑挑拣拣间,倒也学了不少诀窍和讲究。

    来这里几天,李乐从打下手剥葱剥蒜,逐渐也能拿着菜刀比划几下。

    前两天,李乐从串门的人那听了一嘴,说老爷子做得鳜鱼异常美味。

    就一大早跑去菜场买了,拎回小院,点名要学。

    老爷子也乐得教,一老一小在厨房忙活起来。

    吃完饭,和老头老太太闲扯了几句什么是信息时代,什么是人工智能,倒是把老头唬的一愣一愣的。

    “老爷子,袁奶奶,我大后天就回长安,明天就不来了啊!”

    李乐嘟囔一句。

    这些天在这里,见到不少人,着名的,知名的,无名的。听到不少事,上至朝堂,下至升斗小民。

    李乐总是安静呆在一旁,干些端茶倒水的活。除非有人问,很少言语。

    老两口交友凭心,也不是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于是对李乐这种性子,很有些喜欢。

    听到这么说,稍有些失落。

    自家儿孙,都有事忙,家里鲜有这样的大孩子在眼前晃来晃去。

    老爷子放下蒲扇,回屋里又出来,递给李乐一个玩意儿。

    接过来一瞧,一只三条腿,竹雕的蛤蟆。

    “拿去玩儿。”

    “咋?老爷子,您咋不把那个清代的蛤蟆给我?”

    “君子绝不给自己所好,那个你就别想了。”

    “嘿,小气。”

    “这是我自己刻的。”

    “哦。”

    “你们长安话里,娃是孩子,这个寓意贵子临门。”

    “三条腿儿,意思是我这样的不好找?”

    “笨蛋,三足金蟾,招财的。”

    “那感情好,嘿嘿。”

    李乐把蛤蟆在手里搓了搓,比火柴盒略大,颜色暗红,手感温润,看得出来,也是把玩了不少时间。

    “寒假,寒假再来玩。”袁诠悠说道。

    “您也知道,我这高二了,身不由已啊。”

    “那就大学考燕京啊,不就能常来了?”

    “成,我努力。”

    。。。。。。

    临走了,李乐叫上路远远。

    一见面,路远远就兴师问罪,“这些天往你家打电话,也没人接,以为你走了。可小姑说你没回,你去哪了?”

    “嗨,去一个老头儿家打了大半月的短工。”

    “短工?”

    “昂,现在我可厉害了,我会做鸽哨,会拌鱼食儿,还会养葫芦。”

    “葫芦?”

    “嗯,养了七个,就等着过几天熟了,裂开钻出几个光腚沟子滴娃,追着额叫,爷爷,爷爷。”

    “切,那得等你被蛇精抓走咧。”路远远白了李乐一眼,“说吧,今天又要我带你去哪?”

    “那个西黄寺你知道么?”

    “知道,在双旗杆东边,没去过。”

    李乐一拍自行车座,“今天去那找个人。”

    西黄寺在即便在燕京城里,也是个特殊的存在。

    建成300多年,从来不对外开放。

    因为从建成开始,就不是个给老百姓烧香的地儿。

    里面住的是从藏区过来的大喇嘛和额尔德尼进京的驻锡地,以及藏区官员来燕京朝贡的住址。

    简言之,就是最早的藏区驻京办事处。

    后来又变成了喇嘛教的学院,大门也就继续关到现在。

    以上,是万俟姗告诉李乐的。

    李乐不烧香,来找人。

    “歪,我找一个叫扎西坚参的喇嘛,他在不在?”

    “嗯,好的.....歪,扎西么?我李乐,咱们来燕京的火车上见过.....行,西边的小门是吧。马上到!”

    李乐挂上电话,给了西黄寺门口报摊老板一块钱。

    “找钱啊?”李乐伸着手,等了一会儿,不见老板动静。

    “就一块。”老板头都没抬,回了句。

    “这不没到五分钟么?”

    “你说的是哪儿的公话?”老板撅着上嘴唇,露出俩黄莹莹的门牙,像极了刚爬出洞的瞎眼鼹鼠,“这是哪儿,这是燕京!”

    “算了,算了,走吧。”

    路远远一看,赶紧拉起李乐。

    “哎,这人。”李乐叹口气。

    “都这样。不过,这个庙我能进?”路远远指指有着绿色琉璃瓦的寺门。

    “咋?”

    “我是女的。”

    “问问,能进就进,不能进就在门口说一生。”李乐摆了摆手,“回头吃涮肉,前几天吃过,小羔羊,肥瘦相间,肉质鲜美。”

    路远远提醒,“佛门重地。”

    “嗨,喇嘛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