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戾太子重生 > 第42章扩军备战八

第42章扩军备战八

作者:我是一菠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戾太子重生 !

    这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漠北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才进入十一月就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匈奴许多部落由于缺少充足的准备,大量的牲畜死亡,这对本已举步维艰的匈奴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乌维单于一个人坐在大帐里,端着一碗马奶在发呆。他当上单于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刚刚继位之时,他也有雄心壮志,希望能够重振匈奴,再现祖先冒顿单于时期的辉煌。可两年来的经历让他已经心灰意冷了,先是为了对付周围小部落疲于奔命,接着征服东胡又遭失败,到了后来汉军竟然不断北上,掠夺走了几十个小部落,甚至有些部落为了自己的生存,臣服于汉人,在他们的保护下回到了漠南。一想漠南乌维就感到心痛,以前在漠南,一年大雪来袭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可在漠北却长达四个月,以至于这些年匈奴不断征服周围的部落,可实力并没有增长,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匈奴就完了。

    乌维叹了口气,放下已经凉透的马奶,走到了大帐口。他把帐帘掀起来,一阵狂风卷了雪花飘进来,落在他的脸上,然后慢慢化掉。乌维完全没有察觉,他在想着所有部落的生计,到底有多少人挺不过这个冬天?乌维不敢想,他怕匈奴几百年的基业毁在自己手里。

    我该怎么办?他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对了,去找自次王,父亲说过,他是草原上的智者,如果不是他,匈奴已经完了。

    乌维打定主意,就要往外走,走到帐门口又犹豫了:万一自次王也没有办法了怎么办?他实在是怕这样的情况出现。

    乌维愣在门口,进退两难。就在这时,帐帘一挑,进来一个人,那人匆匆进来差点撞到乌维,乌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乌师庐,自从征东胡失败之后,乌维一直把乌师庐留在自己身边。

    乌师庐吓了一跳,一看是乌维,急忙行礼:“父王,自次王他不行了,快去看看吧。”乌维心中一惊,急忙挑开帐帘匆匆地走了出去。

    自次王赵信的帐蓬就在附近,他曾是匈奴的一个小王,降汉后被封为翕侯,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后兵败被围,率兵投降,因为他有战略眼光,又熟悉匈奴和大汉两方面的情况,被乌维的父亲依稚邪单于封为匈奴的自次王,意思是只比单于低一级的王,六年前,也正是赵信向单于进言,举族北迁,避开了大汉的锋芒,使匈奴得到了喘息。不过,也正因为到了漠北,赵信受不了严寒,身体每况愈下。

    乌维进了赵信的大帐,赵信的几个儿子都在,见他进来急忙行礼,乌维连忙摆手让他们起来,自己走到了赵信的床前。赵信慢慢地睁开眼,终于看清面前的乌维,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对几个儿子挥挥手,让他们都出去。

    等儿子们都走出大帐,赵信才问:“外面的情况是不是不好?”他的声音很低,看得出说句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好。”乌维明显是在说谎。

    赵信摇摇头,他当然不相信乌维的话:“大单于不用骗我了,今年这的情况比去年还要糟糕。”他停下来喘了口气,接着说:“自从左贤王回来,我就知道情况会越来越糟。我不相信昆仑神,我只相信强者,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草原上的强者了,大单于还是走吧,剩着大家的心还没有散,赶快往西走,只有那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赵信一口气把话说完,几乎耗光了所有的气力,躺在床上脸色煞白,大口大口的呼吸着。

    乌维的脸有些僵硬,早在乌师庐败回的时候,赵信就对他说过这种话,可他根本听不进去,漠南已经没了,如果漠北也没了,他们就要彻底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这世世代代生活了几百年的土地。现在赵信再次提起,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给自己出主意了,早在两年前他的父王依稚邪单于临终前就曾告诉他,如果他要想返回漠南,重新占据整个草原,就必须要听自次王的话,只有他才有办法带着匈奴重回单于庭。可是现在赵信已经毫无办法,而且要离他而去,他以后还能靠谁?匈奴还能靠谁?

    赵信休息了一下,见他犹豫不决,又继续说道:“过去我们是草原的主人,现在已经不是了。汉人不停地骚扰我们,虽然他们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有限,可长此以往周围的小部落都会害怕被灭族,就会跑到他们那里去,他们那里有广茂而空旷的大草原,会吸引许多人。最关键的,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都不能失败,失败就意味着灭亡,只有汉人不怕,他们失败了一次可以再准备第二次,失败了两次还可以准备第三次,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可以把对手置于死地。”赵信突然紧紧握住乌维的手,肯求道:“大单于,你就听老臣一次吧,这是最后一次了!”说完一阵剧烈咳嗽。

    乌维眼圈都红了,虽然他没有拿定主意,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赵信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一点。

    赵信歇了会儿,又说:“老臣那几个儿子,只有三子赵能堪为大用,其他诸子切不可委以重任,尤其长子赵佳义,一向自以为是,他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乌维再一次点点头,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赵信慢慢地闭上眼睛,最后又对乌维说:“其实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投降汉朝,而且会比现在活得更好,唯有大单于你不行,你是草原的雄鹰,不能受到任何束缚,一旦失去自由,最多只能是一只云雀。我再也帮不了你了。”

    当天晚上,赵信就离开人世。

    此时的大汉却一派祥和的气氛,三个月前,有人挖得一宝鼎,据传为上古遗物,李延年特意作“宝鼎”之歌,汉武帝刘彻甚是欢喜,决定东巡,同行的有大将军卫青、丞相赵周。命太子刘据监国,御史大夫石庆,大司农桑弘羊、太仆公孙贺共同辅之。

    这一日,刘据与几位大臣在一起商议朝政,首先一个议题是关于羌族要求内迁的事。当时的羌族主要分布在汉朝与西域之间,匈奴在北,羌族在南,羌族过去一直臣服于匈奴,现在匈奴与羌族之间的联系被割断,一部分羌人归附于汉朝,与当地汉民生活在一起,称为东羌,而另一部分羌人则西迁,他们的部落有数百个,较大的有先零羌、烧当羌、参狼羌、白马羌等等,合称西羌。由于那里生存都不到保障,西羌各个部落也想归附于汉朝。

    刘据听完石庆的介绍,还是不太清楚其中的关键所在“归附大汉不是好事吗?”刘据有些奇怪,看石庆的神态并不希望羌人归附。

    石庆进一步解释:“三十多年前,曾有一支羌人归附,后来陆续又有一些羌人小部落归附,不过他们都是分散居住在各个地区。这次西羌诸部落则要求整个部落定居一地,这样一来我们很难对他们加以控制。”

    桑弘羊怕刘据没听明白,接着说:“其实他们就是想让我大汉给他们一片土地,而不愿接受我朝的管理。”

    刘据听明白了,旁边的公孙贺也听明白了,他对石庆说:“这哪是归附?明明是来抢我们土地的。绝不能答应他们!”

    石庆叹了口气:“是不能答应他们,可我们也要想想对策,羌人聚居在我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一定会切断这条通道。另外,他们还有可能再次与匈奴联合,在我朝西部边境发动进攻。”

    公孙贺不说话了,他虽然是武将出身,嘴边总挂着打打杀杀,可他不是一个分不清轻重的人,以当前大汉的状况,四面树敌决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刘据也在不断思索,羌人的问题解决,不仅会影响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更重要的是他对大汉西部边境的骚扰。虽然羌人不同于匈奴,他们过着半游牧半耕种的生活,可惜生产技术的落后和生存地域的贫瘠使他们的生存依然受到大自然的威胁。

    怎么办?殿内的几个人都在思考。半天,桑弘羊才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要找个人好好地和他们谈一谈。”

    刘据一听,不禁心中一动。对!就派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