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农家侯府庶长媳 !
“是的,现在常见的就是圆形的竹灯笼。灯笼是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综合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
七七一边给小柳儿解答,一边将各种造型各异的灯笼图片展示给她看,小兔子卧莲花的竹灯笼、题有山水的木灯笼、带有刺绣的兽角灯笼等等。
“这个好看,这个好看!”小柳儿看花了眼,在家人眼里就是她歪着小脑袋呆愣住,然后突然笑着拍手蹦了起来。
见家人都奇怪地看着自己,小柳儿一头扎进爷爷怀里,红着小脸兴奋地说:“爷爷,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新款式的灯笼卖呀,木框架的也可以,竹皮弯成的也行,就是麦秆、藤条都能用。”
小柳儿就着重地给家里人描述了一下小兔子卧莲花和正方形题有书画的灯笼,这两个她最喜欢了。
第二日周四叔拿出一整套的家伙什就开始坐在院子里削木头,周大伯带了两个儿子去砍竹子,周怀义去教书,周五叔则拿了宣纸作画题诗。
周四叔摩拳擦掌,他也想做出又独特又好看的灯笼,周老爹坐在一旁打下手。小柳儿就和周三叔一起蹲在周老爹腿边看。
削几根半寸宽、四寸长的木条对于周四叔来说很是简单,就是木条互相接茬的隼扣他琢磨了一会儿也弄出来了,虽然有点儿丑,但是修修补补好歹是能互相隼接拼上。
周五叔题了两首冬日的小诗,又画了两幅踏雪望梅图,四张小画往里一夹,再往底座的凹口处放上一小截蜡烛,很是有一番文人风韵。
“果然很有意境!”周五叔当先夸赞。
小柳儿和周三叔便举着这个还有些丑的灯笼满院子给家里人看。
“恭喜宿主完成第一次学以致用,获得2个积分奖励。”
听到七七兴奋的声音,小柳儿哇了一下,这还是她第一次得到积分,虽然她还不知道积分都能用来做什么,但是七七开心,她也开心。
一家人都被这种快乐的情绪感染,也跟着笑起来。
这灯笼确实有新意又漂亮,周四叔也有了干劲,一下午叮叮当当做了十来副木架子。
等周大伯和两个儿子带着竹子回来时,周怀义那边也下学了。
晚饭就是稀粥配咸菜,干活的干一些,没出力的都喝稀一些。
“这灯笼有新意,适合读书人和清贵人家,但若都是这种题词书画还是太局限了一些,种类也太少了一些。”
饭后一家人商量起来,既然觉得可行,自然要好好筹划一番。
“小柳儿不是说还可以做一些小兔子灯笼么,灯笼也不贵,童趣十足的话,孩子们也喜欢。”周大伯也提建议。
“大哥,你让我片竹条、削木棍,或者做个家里用的桌椅板凳我还能努努力,别说刻小兔子,就是编个小兔子,我也没那本事啊!”
周四叔弱弱地辩解,感觉压力好大。
“三哥!”一大早上,全家就被周五叔这惊恐的一嗓子喊醒了。
周老爹披了衣服站在主屋门口喊道:“老五,你三哥怎么了?”
周五叔急慌慌地跑出来,哭着脸回道:“爹,三哥不知道哪儿去了,我刚睁眼,发现他被窝都是凉的。”
这一下可急坏了老周家的人,大家纷纷套上衣服打算分成几波去找人。
“小柳儿,小兔子···小兔子!”
周大伯推院门的手顿住,扭回头就见满身乱糟糟的老三从主屋后面跑了出来,手上还举着一块木头。
小柳儿也醒了,冯氏让她再睡一会儿,她坚持要一起找三叔,她和三叔玩儿的最好了。
她正站在炕上由着冯氏给她系扣子呢,就见三叔头发身上乱糟糟地跑了进来,满身的木屑。
小柳儿站在炕上正好同周三叔差不多各头,她急忙拉过三叔,一边给他拂去头上的木屑,一边嫩着声音问到,“三叔,你去哪儿啦?”
周三叔一边配合着她侧过身子,让她好更方便的给自己整理,一面开心地举起手中的木块给她看。
“小兔子···小兔子···”
冯氏和小柳儿定睛一看,周三叔手里的木块可不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木兔子。
“三叔,这是你雕刻的!”冯氏吃惊地开口。
周怀义刚去菜园子那边转了一圈,听到大哥说三弟去找小柳儿,他急忙回屋来看,一进屋,就听到了妻子的惊叹。
周三叔点着头,眼睛还看着小柳儿,等着夸赞的样子。
“真好看!”小柳儿接过小兔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就是从七七图片里看到的那个样子,小柳儿夸赞了一声,和周三叔抱成一团笑了起来。
真是不敢置信,老三竟然有这样的天赋,昨天小柳儿描述的时候,他们都有些云里雾里的,没想到老三竟然就拿着刻刀雕出来了。
“娘的阿礼真是出息了。”何老娘抱着三儿子,眼角都红了,她最愁的就是老三的将来了,没想到今儿就得了一惊喜。
全家人的斗志都起来了,一扫昨日的烦闷,冬天也没什么活计,干脆一家人一起群策群力,都开始加入了小生意。
最忙的要数小柳儿和周三叔了,只要是小柳儿描述出来的样子周三叔就能雕刻出来,别人的他都听不懂。
没想到林氏竟然会描很多好看的花样子,冯氏也从省下的绣活里找出几块白绢,还有两块半透明的淡黄纱绸,周怀义和周五叔就一起研究起了诗词书画。
周大伯带着两个儿子削竹条,周四郎做木框架,再把周三叔做好的造型加工打磨配合木条或竹篾做成成品。
张氏和何老娘承包了饭食,周老爹就哪里能帮忙跑哪里。
一家人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忙了小半个月,小年就快到了,看着满院子各种造型和颜色的好看灯笼,都充满了期待。
第二日正好是赶集日,一家人早早地起来又细心地整理了一遍灯笼,这才开始收拾牛车进城,除了周老爹、何老娘、周怀义和周三叔,还有几个女眷外,其他的都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