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永文集 > 绝与魏晋风度

绝与魏晋风度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董永文集 !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或指同门,或指同道,有后世所谓“朋友”的层面,在孔子看来,学习和交友是人生乐事。在孔子和他的学生那里,更多的时候,用“友”字来概括“朋友”这种伦理关系。如“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可见儒家除了重视“孝道”也重视“友道”——虽然看重的是“友”之“辅”之“益”带有一定功利的实用理性,但也从不轻视“友”对精神的慰藉和要求:“乐多贤友”“四海之内皆兄弟”“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孔子的愿望里也有“朋友信之”的说法。

    总的看来,友道要讲一个“信”字。曾子每天反省的三件事有一件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其次,讲一个“义”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江湖情结,靠着这一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才能凝聚不散。世说新语里记载的汉末“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不肯“败义以求生”“宁以我身代友人命”的精神便是为朋友重情义轻生死的“德行”友道更重相知。如果说父子兄弟之情,乃生而有之,那么,朋友之间,相知方能成挚友。我们历来崇尚相知的君子之交,而摈弃重利的小人之交。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孝子的故事,也从来不缺少知音的传奇。刎颈之交是轻生重情的典范。管鲍之交,高山流水,堪称友道之美的极致。影响魏晋士人最大的庄子?大宗师对莫逆之交的描述:“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抒发着朋友间心念交契的相知之乐。

    无疑,绝交往往因为对方“背信”而自己不得不“弃义”或者指责对方不配相知而表现了自己的不能相知。无论如何,绝交在以一种极端方式维护友道的同时又违背了友道精神,更和儒家的温柔敦厚格格不入,也只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人才能深谙其三昧。

    魏晋人毕竟是魏晋人。他们看重性情,他们的交往看重意气相投。正因为有了对“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年,p85),朋友之情,往往由精神人格的相通与思想境界的相近决定。就整体而言,魏晋名士受老庄影响极深,蔑视儒礼,歆慕自然,他们至性至情,主张“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们的交往不重形式,通脱而随意,或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或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内容上,他们重性情而非才学,往往合则交,不合则分。

    绝交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管宁割席”了。管宁在锄地时“见地有片金”“挥锄与瓦石无异”而华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就把席子一刀两断,说:“子非吾友也。”在管宁看来,华歆的行为无伤大雅,却也未能免俗,偏魏晋人就看重出世超俗。虽然华歆后来成为曹魏重臣(文帝时拜司徒),虽然被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为“清纯德素”虽然在世说新语里,也同样有不“以急相弃”同船依附者的“优”行,但在千百年来后世者的心里,他只要是站在管宁身边,就高下立判。而管宁见微知著的见识,小题大做的决绝,昭示着他不苟且、不苟交的昂扬个性,也表明魏晋人强调人格、率性行事的作风。

    魏晋风度,从根本上讲,还是一种人格范式,任诞不羁、不合常情的内里还是对礼的尊崇。正如鲁迅先生说:“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绝交的背后,仍然是对纯洁、正统的友道的追寻。这种不同寻常、耐人寻味的举动,和品藻清谈、痛饮长啸一样,其实靠着一种道德自足感的支撑,没有这种支撑,就会沉沦世俗的混沌,更不能将自我的个性昭显区别。

    而绝交,便是魏晋人不拘一格、率情使性、超凡脱俗、张扬自我的一种道德表态。而这种性情之举,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刻意的标榜。在一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的黑暗时代,绝交,不仅是对某个个体的宣告,往往还带有对世俗的冷眼,对时事的冷嘲。最能代表这种风度的莫过于嵇康与朋友山涛的绝交了。在我看来,魏晋风度里最惊世骇俗的举止便是这充满张狂、慷慨、任性的绝交了。

    嵇康、山涛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原是好朋友。嵇康,字叔夜,因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山涛,字巨源。但是山涛并不是真心做隐士,尚未出仕时,对妻韩氏戏笑言道:“暂且忍饥寒,我当作三公。不知卿堪作夫人不耳。”(晋书?山涛传)依嵇康“刚肠疾恶”“不喜俗人”的个性(与山巨源绝交书),二人的友谊虽“一面,契若金兰”(世说新语?贤媛),也早就埋下了性情不合的阴影。当“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世说新语?栖逸)嵇康写信绝交,和当年对前来拜谒的钟会不加理睬一样,都是使性之举。据晋书?山涛传记载,后来,嵇康被诬获罪而见杀,临死之际竟托孤于山涛。这犹如神来之笔,将彼此相知之默契,气度之恢弘慷慨淋漓地道出,成了哪个黑暗时代最动人的场景了。绝交尚存交情,尚能神交,魏晋风度的超凡拔俗,可见一斑。

    而嵇康死亡的起因竟然是因为另一次绝交,这便是跟吕巽的绝交。竹林七贤之外,还有吕安、吕巽兄弟,他们都是嵇康的好友。吕安之妻为吕安之兄吕巽所污,而心虚的吕巽率先诬告吕安不孝。当时司马昭正在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是个大罪,吕安系狱。嵇康愤怒异常,写了与吕长悌(吕巽字长悌)绝交书,与曾经“许以至交”的吕巽“从此别矣”嵇康的这次为了一个朋友而和另一个朋友绝交,足见他的性情“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这次绝交,嵇康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吕巽,还有一个司马政权。而嵇康无惧无悔,坦然赴死。临终顾日影而弹琴,从容自然,神色不变。

    魏晋风度的最高表现曾经在嵇康“扬槌不辍”(世说新语?简傲)的打铁声里,曾经就在他的绝交书里,而此时,就在广陵散悲慨的音符里。

    2008-4-13

    本文参考书籍除晋书(中华书局)外,主要还有:

    世说新语(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