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朝风暮雨文集 > 上学记

上学记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朝风暮雨文集 !

    看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匆匆那年、左耳,观看时和观看后,都令人有些恍惚,有些情节似曾相识,好像岁月的风又吹了回来,告诉你,无论什么年代的青春,都是一样的走过,只是年代的背景不一、道具不同而已。

    这些电影一般讲述的是高中岁月、大学岁月,却令我忆起了我的小学岁月。

    我们那时上课没有电铃,只有挂在树上的一个倒喇叭形状的铜钟。老师们轮流值班,每天轮到谁,谁就负责敲一天上下课的钟点。“当当当”宏亮的、立体声般的钟声回荡在校园里,成为学校里不可缺少的音乐。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讲题正在关键时刻,而今天正好又是她负责敲钟,临到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就让一位个子高的男生代替她去树下敲钟。我们左耳听讲、右耳便一直竖着,好奇地听这位男同学敲出的铜钟的声音。一会儿,钟声响了,我们相互对望着笑,心里说:“他的力气不小呢,钟声敲的和老师们一样响。”

    那时学校里没有自来水管,只有一个压水机。下课口渴的时候,同学们要自己压水,然后用手捧水喝,或者直接将嘴巴对准出水的铁管口。后者当然有些不卫生,但渴了也就顾不得许多了。有时等待喝水的同学多,我们还曾经到过为老师们热饭的灶屋里喝锅里的剩泔水。夏天时,我们干脆直接从家里带水,没有水壶,家里只有喝酒剩下又舍不得丢弃的空酒瓶,每人抱着一只酒瓶,瓶子里有的装着白开水,有的装着稀饭汤,有讲究点的装的是放了点醋的水。酒瓶子横放在课桌的抽屉里,当盖子拧不严实的时候,水会留到课桌里、地面上。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姥爷在校门口卖汽水,于是,我们便可以花五分钱买汽水装在酒瓶里,汽水五颜六色,调配得很鲜艳。这甜甜凉凉的汽水就相当于吃零食了。

    天气暖和的时候,学校要求午休,休息的时间也比较长。假如不愿在家里睡觉,就可以到学校里来。早来的同学得到优待,可以睡到课桌上;晚来的同学要糟糕一点,只能睡到板凳上。头部下面,垫着硬硬的课本。桌子宽,可视作小板床,但板凳短而窄,常有同学睡蒙了,栽下来,被卡在桌子腿、凳子腿的缝隙里。午休还有值班的同学,一般是班干部,坐在教室前面环视大家,时而要来回巡逻,看有无睡觉不老实的人。假寐都行,只要别干扰别人,否则只能在教室外罚站。

    那些年最愁的是下雨天,家里没伞,出门一般是身上披块塑料布,或者披上一个装过玉米的尼龙编织袋。父母会把编织袋折成小斗篷的样子,顶在头上,等于也有了小帽子,只可惜顾了后面顾不得前面,身前会被雨淋湿。因为担心淋了课本,那时我们是把书包背到屁股后面的,在雨里跑起来,书包一下一下地拍打着屁股,铅笔盒里的笔、尺子什么的哗啦啦地响。下雨,上学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疾跑的状态,几乎没有闲情逸致欣赏雨中风景。我曾跟着邻居家的姐姐学会了一首歌:“我们俩一起拿着一把小雨伞,虽然是雨下的越来越大,只要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能够在一起,我也没关系”对于一把小雨伞的向往,成了我那时的一个愿望。

    学校里组织文艺演出的时候,每个班编排的节目差不多都是当年跟着音乐老师学的歌曲。上台的时候,伴奏的音乐是音乐老师踩踏着一架木琴弹出来的,在熟悉的节奏里还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就跟织布机织布的声音一样。我们那时跟老师学唱的歌,不仅来自于课本,也来自于当年播放的影视剧主题歌曲或者流行歌曲,比如小百合花、踏雪寻梅、小小的我、多想是棵小草、敢问路在何方、聪明的一休等。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音乐,其实还有审美、想象等。

    最难忘的体育课项目,不是掷垒球、跳远、接力赛,而是跑“峨眉山”在我们村庄的西头,有一座小山,山上种着松树。此山与著名的四川峨眉山同名,体育老师让我们从学校跑步往返峨眉山。老师并不跟随,为了让我们证实自己确实跑到山脚下了,他要求我们折一支松树枝回来给他看。我们先是排队跑,回来就三五成群了,或跑或走,只要能在下课前赶回操场即可。穿菜园、经果园,之后便顺着一条小路直达峨眉山了。每次跑山,就像经历了一次出游,大家虽然累但是很兴奋。如此方式上体育课,恐怕鲜不多见吧?

    我们那时上学,除了课本,很少有辅导书、练考卷什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就是让我们抄词语。“每个词抄四遍”几乎都如此。每次抄写完,手疼胳膊酸。有同学开始做出一种尝试,便是将两支笔捆绑在一起,每写一个词语,其实是写两遍了。我也用过这个办法,虽说字迹不好看,但足以缩短做作业的时间了。我们那时用的作业本也是五花八门,因为家里都不富裕,能省则省。有的作业本是用白色的粉连纸自己裁了,用针线订起来的;有的则是类似于草纸的那种包苹果用的褐黄色的纸。老师理解这种状况,不强制要求统一,只要将字写好便可。

    和现在相比,那时上学的环境比较艰苦。冬天时,教室里没有暖气,学校里给每个班配发了一个火炉和一些炭。我们每个小组轮流值日生炉子,引火用的是废纸和玉米芯。值日生天不亮就得从家走,赶到学校及早生好火炉,待到同学们都来上早自习时,屋里已经变得暖和了。老师们上课也形成了一个习惯,除了讲课,还要照看炉子,随时往里添炭。炉子上烤着大家从家里带来的馒头等,教室里浮动着诱人的香味。

    环境虽艰苦,但学校还是每年都组织春游。低年级时,老师带着学生们去村里的果园转转,果树开花了,果园里是一片花海。我们排着队,举着队旗,唱着歌,在花海里穿行。高年级时,我们就可以去动物园游玩了,除了观看老虎、孔雀等动物之外,还可以在游乐场里坐坐电动转椅什么的。去动物园的经历,让我们增加了对城市、对长大、对未来的向往

    我们那时还没幼儿园,上学的历程就是从小学起步的。六年的时光,六年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淘洗,记忆里所沉淀的已经不多。这些情节,在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眼中,也许会感到年代久远、匪夷所思,但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讲,确是真实的经历,虽没有手机、电脑、幻灯片、变速车等,我们觉得一样幸福,一样弥足珍贵。我担心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还会进一步地“被过滤”因此将过往的事情简要记录在这里,权当做个备忘吧。